近日,《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发布,提出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产品、高端植入介入产品等八类产品。同时,从强化临床赋能产业、优化审评审批服务等方面明确七大重点任务。
微电生理董事长顾哲毅对《行动方案》中关于医疗器械的审批、支付等支持措施尤为关注。“一方面,《行动方案》加快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明确商业健康险对创新医疗器械的支持,有望促使创新产品商业化落地更加顺畅;另一方面,《行动方案》明确高价值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在DRG/DIP改革中独立成组、提高支付标准、不受高倍率病例数限制。”顾哲毅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表示,支付端改善方向进一步明确,创新器械商业化路径将会更加顺畅。
据了解,微电生理深耕电生理诊断与介入治疗领域多年,始终致力于相关产品创新与研发,已有9款产品进入国家绿色创新通道,包括PFA和RDN等前沿创新技术。在顾哲毅看来,《行动方案》有望为公司创新产品带来更多资源与支持。
顾哲毅表示,《行动方案》明确压缩审评时限,有望加快公司高端创新产品研发迭代、临床审批、上市推广节奏,进一步筑高电生理行业护城河,加快公司在电生理器械领域的国产化发展。
同时,微电生理有望深化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化合作。“我们将积极参与浦东新区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利用地理优势获取人才、技术及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同时,可能通过并购整合和建立外资研发中心等方式,与国际领先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助力公司的全球技术整合与市场拓展。”顾哲毅说。
此外,微电生理还将强化国内外市场渗透。顾哲毅表示,在国内市场,借助《行动方案》中“新优药械”目录和医保支付支持等措施,公司的创新产品有望更快进入医院并实现销售放量。在海外市场,《行动方案》支持进出口便利化和国际交流合作,将推动公司进一步拓展欧洲、亚太等市场,加速全球化布局。
“总体来看,上海的《行动方案》为微电生理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从研发、临床、审批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系统性支持。”顾哲毅说,这些措施有望助力微电生理加速从“国内龙头”向“国际新锐”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