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锂电池设备公司的业绩回暖或许可以缓解正在冲刺IPO企业的业绩压力,在新三板挂牌的美德乐(874489)就是其中一家。2025年8月13日,美德乐发布半年报,公司营收和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12亿元和1.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3%和60.24%,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高速增长。
在此之前,美德乐也于5月底提交了在北交所IPO的招股书(申报稿),计划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6.4亿元,用于4个项目。
据招股书,报告期(2022-2024年),美德乐营收分别为10.31亿元、10.09亿元和11.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2.05亿元和2.11亿元,公司在过去三年营收小幅增长,盈利有所滑坡。
《财中社》注意到,在提交IPO招股书后,北交所就对公司的业绩下滑风险进行了问询;另外,公司披露的过往年报和最新半年报,合同负债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理论上与下游客户的预付款对应,不过其大客户诸如先导智能(300450)等的预付款维持了较低的水平,尤其是对单个客户的预付款也较低,公司高合同负债余额与两大客户之间较低的预付款存在一定的反差,其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解释。
业绩下滑风险被交易所关注
美德乐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主要产品为模块化系统和工业组件,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新能源锂电池领域,报告期各期,公司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产品收入分别为6.56亿元、5.85亿元和6.5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分别为63.76%、58.19%和57.46%。
美德乐于2024年7月在新三板挂牌,在不到一年内申请北交所上市。在此之前,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这也推动了下游新能源电池产线的投资,不过,这种情况在2023年及2024年因为产能过剩问题大幅下降。目前,宁德时代(300750)和比亚迪(002594)是新能源电池的两大玩家,两者的产能占国内市场的比重超过50%。
以美德乐2022年最大客户比亚迪为例,过去三年,美德乐对其直接销售额分别为5.09亿元、2.46亿元和1.17亿元,出现明显下滑;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系比亚迪2022年前后快速扩张产能,2023年和2024年受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扩产节奏有所放缓。
此外,对于另一大巨头宁德时代,美德乐报告期对其的直接销售额分别为3997万元、1355万元和683万元,也下降较多。

据回复函,报告期,美德乐期初订单分别为7.93亿元、14.5亿元和14.75亿元,当期新增订单分别为16.86亿元、10.31亿元和10.6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分别为14.5亿元、14.75亿元和14.07亿元,公司新增订单在后两年下降较多,这也导致2024年期末在手订单降至三年的低位。
2024年,美德乐营收维持了一定增长,而其主要客户先导智能、今天国际(300532)、海目星(688559)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变动-28.71%、-22.51%、-5.82%,同比均出现下降,且三家中的两家同比降幅在20%以上。
对于行业需求放缓、新增订单下降及公司与下游客户的反差,北交所进行了问询,要求公司补充下游市场空间及变动趋势、客户合作稳定性及业绩下滑风险、收入变动与下游需求的匹配性等,公司也对此进行了相应回复。
高合同负债VS客户低预付款
一般来讲,锂电池设备对应的下游主要为锂电池生产商或者锂电池整套设备集成商,客户集中度较高,后者在产业链中处于较强的地位,往往会对公司形成较高的欠款。报告期,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分别为59.34%、51.29%和47.5%,常年维持在50%左右。
不过,美德乐却表现出良好的回款能力。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融资、合同资产合计金额分别为5.96亿元、3.34亿元和4.15亿元,占营收之比分别为57.84%、33.08%和36.45%,占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应收账款分别为1.88亿元、1.14亿元和1.54亿元。
这也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存在较大的差别。报告期,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76次、6.18次和7.86次,该指标整体呈上升趋势。反观同行,公司选取了A股的怡合达(301029)、博众精工(688097)、先导智能、宏工科技(301662)和福能东方(300173)为可比公司,上述公司报告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分别为3.27次、2.56次和1.79次,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公司与同行在此指标的明显差别,招股书并没有进行具体说明。
是公司研发能力更强、更有话语权吗?报告期,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0.43亿元、0.43亿元和0.56亿元,从累计金额看,公司排名倒数第一。过去三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18%、4.26%和4.9%,同行可比公司得平均值分别为7.19%、7.1%和7.66%,公司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
不过,从客户预付款看,美德乐的合同负债与客户报表存在一定的反差。报告期各期末,美德乐的合同负债分别为7.50亿元、8.89亿元、7.67亿元,其中一年以上占比分别为37.29%、52.96%、51.30%。2024年末,公司前十大合同负债项目中4个项目期末付款比例达到90%。与此同时,美德乐发出商品及合同履约成本余额分别为8.03 亿元、9.17 亿元、7.66 亿元,占存货余额的75.42%、82.48%、76.19%。交易所要求公司回复合同负债与发出商品的匹配性,是否存在利用发出商品进行跨期调节的情形。对此,公司表示不存在要求客户提前或者推迟确认收入的情形,也不存在利用发出商品跨期调节收入的情形。
不过,美德乐披露的合同负债或与客户存在一定的反差,一般而言,合同负债是预收货款,对应的是客户的预付款。
先看其前五大客户之一的先导智能,其2023年及2024年分别从美德乐采购了0.63亿元和2.44亿元,分别为第三和第一大客户。2022-2024年,先导智能仅在2024年披露前五大客户名称,前五名并无美德乐,第一名和第五名预付金额分别为3087万元和1347万元;此后,公司未披露预付款具体客户名称,其2023年末及2024年末预付款的第一大客户余额分别为2668万元和1787万元。
不过,据美德乐回复函,公司来自先导智能的合同负债各期末余额分别为1.01亿元、1.41亿元、1.69亿元,常年维持在1亿元以上。回复函仅披露了美德乐在先导智能和智佳能的合同负债,其余并没有披露,智佳能是非上市公司,数据无法印证。
不过,这种合同负债与客户预付款的反差或许在另一客户上也有所体现。过去三年,美德乐对今天国际的销售额分别为0.29亿元、1.55亿元和0.75亿元,分别为第三、第二和第四大客户;然而,2022-2024年,今天国际披露了其前五大预付款客户,均未出现美德乐的身影,各期末其预付款第五名金额分别为0.09亿元、0.05亿元和0.04亿元,处于较低的水平。
从今天国际预付款测算,即便其对美德乐存在预付款,也在前五名之外,过去各期末金额会低于0.09亿元、0.05亿元和0.04亿元。
是这些公司把预付款转化为存货了吗?如果是,则美德乐仍把发出商品放在合同负债,则难逃跨期调节收入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