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记者汤炜玮、通讯员李欢)9月18日,武汉市档案馆举行新书首发式,《烽火家书抗战时期李国伟亲友书信选》正式出版发行。
“国伟大婿青览:刻接十二日来信,借悉——,婿与同仁放胆守厂,照常工作,甚为欣慰。昔防水,今日防炸,同一险事,幸均胆大,可无妨碍。凡事莫不有数,申四得内外如许坚心毅力支持,弹子不射忠孝之辈,况有防备,余实放心。”
这是1938年6月,荣氏集团创始人荣德生写给女婿、汉口申福新公司经理李国伟(1893-1978)的一封家书。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荣氏家族企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民营实业集团,有面粉与棉纱“双料大王”之称。在荣宗敬和弟弟荣德生的带领下,在一次次生死存亡的危机中,一直坚守民族民营企业的本分,盯住官僚资本的“鲸吞”和日本企业的收购。1938年荣宗敬在香港去世,其临终遗言是“那些厂子来之不易,下万千万别落到日本人手中”。本书的主角李国伟早年毕业于唐山路矿学院,做过绘图员,后与荣德生的长女荣慕蕴结婚,再应大伯荣宗敬之邀,加入荣氏企业。1918年,他被派到武汉,先后兴办福五和申四,独当一面,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并主持了抗战时期企业的内迁与发展,为荣氏企业1938年以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全面抗战开始后,武汉时常遭受日军飞机轰炸,而李国伟与同仁在武汉坚持生产。1938年,因日军迫近武汉,李国伟力主将两厂内迁至重庆、宝鸡等地重建经营,并不断扩大企业版图。在局势动荡的战争环境下,李国伟勇于创新、大胆用人、锐意进取,克服重重困难,推动汉口申福新公司发展壮大。
近年来,武汉市档案馆从馆藏“申福新公司总管理处”全宗档案中编辑整理出李国伟及亲友间1932年至1945年书写的174封书信,并推出全新书籍《烽火家书抗战时期李国伟亲友书信选》,呈现抗战时期民族企业家发愤图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和勇担社会责任的民族大义。

据悉,这批书信档案均为武汉市档案馆首次公布,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为该书作序。这批书信档案真实记录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中国人民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惨状,民族企业内迁重建、全力生产支援抗战的艰辛,是研究中国抗战史、民族企业发展史的重要一手史料。
新中国成立后,李国伟曾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常委等职。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