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下半年以来,家电行业补贴依赖多方共担和价格策略维持表面力度,7-8月因政策边际放松及去年低基数效应,零售表现相对平稳;但9月将面临高基数与区域性国补资金耗尽的双重压力,渠道和品牌跟进补贴能力减弱,行业或将进入真正的压力测试期。随着第三批国补资金逐步到位,多数省市通过“定时、限额、限量”的发券方式逐步落实国家政策对资金有序使用和持续到年底的要求。
第三批资金未解全域压力,7-8 月平稳后 9 月迎挑战
25年上半年消费需求旺盛导致部分地区补贴额度紧张,6月起进入国补调整期,多地暂停补贴活动。随着第三批资金下达,多数省市以“定时、限额、限量”方式重启或调整活动,但仍有部分地区的资金用于填补此前资金缺口,总体来看8-10月市场实际流通国补金额低于预期。从区域执行情况来看,当前地方补贴发放呈现显著区域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资金供应相对宽松,多数地区仍依托限额管控的发放机制维持政策运行。截至9月10日,北京、浙江采取不限时、不限量的发放模式;东部省份多采用每日定时限量发券;其他地区则以每周定时限量发放为主。广西自7月31日起为支持实体消费,仅恢复线下门店核销,暂停线上平台补贴,地方政策明显向线下渠道倾斜。尽管资金陆续下达,部分省市因仍需填补上半年补贴缺口等原因,仍未重启活动;已恢复活动的部分地区中也存在抢券难现象。总体来看,第三批资金并未完全缓解地方压力,历史资金缺口、区域分配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活动恢复延迟,全国层面补贴资金流动性仍受限,随着第四批补贴逐步释放,未来或将好转。

*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信息整理时间截至9月10日
分月来看国补现状,当前7-8 月市场呈弱平衡态势,零售表现相对平稳,核心依托两大短期支撑:一是政策层面,6 月补贴暂停后,7 月起各地逐步放开限制,此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得以释放;二是基数效应,去年同期零售数据基数偏低,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今年的同比表现,让市场整体看起来尚可。进入 9 月,市场迎来关键转折,压力显著加剧,核心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是高基数压力,去年同期零售基数较高,导致今年同比增长难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是资金层面,多地三季度国补资金池已消耗殆尽,作为核心刺激手段的价格工具失效,渠道与品牌的后续跟补能力明显减弱。
家电众生象:补贴策略分层、投放精准化,渠道分化显实力
补贴标准——成本共担下的价格策略拆解:后国补时代,家电行业的补贴体系已形成 “名义宣传 + 实际让利” 的双层结构,且多方主体参与成本共担,成为核心运作逻辑。当前家电行业的补贴体系中,名义补贴(约20%)的核心价值并非单纯让利,而是承担市场宣传与竞争基准的双重作用,既能直观向消费者传递高力度优惠信号,快速吸引关注、激发购买意愿。而实际补贴并非由品牌单独承担,而是形成“品牌让渡 + 平台助力”的协同机制,其中企业自补的 10%-15%,平台投入 5%-10%合作补贴,既能帮助平台巩固市场份额、提升流量与交易额,也能减轻品牌单独补贴的压力,实现双赢。同时,为最大化补贴效果并保护价格体系,价格包装成为行业常见策略,补贴活动前通过适度上调产品标价,企业实际让利金额不变,补贴百分比视觉化提升,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的优惠感知。

补贴方式——从普惠让利到精准导向:补贴资源稀缺性进一步强化,品牌不再追求全面覆盖,而是转向精准投放,核心目标从冲销量转向拉结构。在补贴策略上,行业更倾向于精准投放而非普惠让利,多数企业采用分机型、分结构的补贴方式,将资源重点投向中高端产品。核心逻辑在于通过补贴降低中高端机型的购买门槛,拉动产品结构升级,进而提升品牌整体均价与盈利水平,避免低端产品补贴对利润的挤压。渠道维度——百货类渠道主动跟补,垂直类渠道被动掉队:从渠道维度看,跨品牌套购补贴成为主流合作模式,由渠道联合多个家电品牌共同出资,通过多品类组合优提升客单价与连带率。其中,百货类渠道:主动跟补,巩固全业态优势;家电垂类渠道,被动掉队,痛点集中在资金压力。不过不同渠道的补贴能力分化明显:部分区域因政策尚未敲定暂未跟进;百货类渠道凭借雄厚资金实力,将家电补贴作为流量入口,已积极启动跟补;而传统家电垂类渠道受困于国补垫资压力 —— 此前垫付的国补资金回收周期长、占用量大,导致现金流紧张,目前已难以支撑额外补贴,逐渐退出补贴竞争。

国补预测:政策延续、管理精细、规范升级,旺季机遇与洗牌风险并存
预测一:政策延续性与形式优化:结合中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战略导向,国补大概率会延续至年底,但将告别一刀切的无差别补贴模式,转向更具针对性的调整。预测二:资金管理更趋精细化:中央层面或启动跨区域资金调剂,以平衡不同地区需求,但整体仍会严守总额控制底线;区域分化将进一步凸显,长三角、珠三角等财政富裕地区可能加码补贴或推出地方配套政策,而国补超发、财政紧张的地区则会趋于谨慎,可能通过提高申请门槛、严格审核流程甚至隐形退出等方式控制支出。预测三:政策操作规范化升级:针对二季度暴露的资金垫付压力大、核销进度慢、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后续监管力度将持续加强,确保国补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补贴方向也将更精准,资源会向高能效标准的大家电倾斜,更好地契合绿色转型的核心目标。预测四:旺季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方面,双十一等消费旺季节点,不排除有新的资金额度释放,为市场带来一波结构性增长机会;风险方面,行业将逐步脱离单纯依赖价格战的模式,进入后补贴时代的洗牌周期,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及运营效率将迎来真正的实战考验。
总结
综合来看,当前家电补贴在区域执行上呈现显著分化,资金流动性受限与历史缺口问题仍未完全缓解,导致部分地区政策落地节奏不一;而市场层面,7-8 月依托政策松动与低基数实现的弱平衡态势,也将在 9 月面临高基数与资金耗尽的双重挑战。未来,无论是地方政策的优化调整,还是企业与渠道的策略适配,都需更精准地应对区域差异与市场压力 —— 唯有紧跟政策动态、聚焦资源高效投放,才能在 “后补贴时代”的行业调整期,更好地把握节奏、应对挑战,实现稳健发展。
原文标题 : 后国补时代家电补贴策略解析:从价格血拼到策略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