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00%至4.25%之间。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邵宇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降息将导致美元指数下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避险资产黄金和风险资产大宗金属、科技股的组合或具有配置价值。
邵宇表示,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只是本轮降息的开始,年内还会继续降息。短期来讲,降息预期的催化剂已消失,后续降息要等到11月、12月。
“一旦美国降息,美元指数下行,将会给大宗商品带来一波涨势。”邵宇说。美联储降息意味着持有美元计价的存款、债券等资产的利息收益降低,将使国际资本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从而流出美国市场。卖出美元、买入其他货币或资产的行为增多,将给美元带来下行压力,导致美元指数下跌、美元贬值。
国际上主要的大宗商品,如黄金、原油、铜等,普遍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美元贬值意味着购买同样一盎司黄金或一桶原油,所需支付的美元可能更多,从而直接推升其美元价格。
在降息环境下,美元的借贷成本下降。邵宇表示,经典的“套息交易”策略会借入低息的美元,然后将资金兑换成其他高息货币或直接投资回报率更高的风险资产,比如正处于涨价趋势中的大宗商品,这种资金流入也会推升大宗商品价格。
在邵宇看来,在未来10年内,美元指数或仍有10%-15%的下行空间。经典的“套息交易”启动,预计部分风险资产(如大宗金属和科技股)或有30%的上涨空间。“去美元化”趋势下,具有货币属性的避险资产——黄金也具上涨潜力。人工智能带来的算力需求则会带动铜需求的增长。
邵宇表示,投资时可采用“双头下注,杠铃策略”的策略,即同时配置两端风险属性截然不同的资产,如避险资产黄金和风险资产——大宗金属和科技股,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黄金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传统避险工具。而科技竞争是未来核心,看好科技股;同时铜和银作为科技产业的关键金属,需求前景较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