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18日讯(记者张良德)山东省医疗保障局昨日发布通知,要求参加第二批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集中采购的企业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0月26日前完成注册和CA证书办理工作。多位业内人士据此预计,此轮集采有望在年内开始,且集采饮片品种数量较上一轮将出现明显增加。
上述通知未公布第二批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集中采购的品种目录、采购规则等核心内容,相关采购文件将在后续另行公示。不过,通知附件披露了已完成系统注册并办理CA证书的企业名单,共包含249家企业,这一数字少于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办公室今年2月17日公布的《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中选结果》中的企业数量。
目前,首轮全国中药饮片集采已在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逐步落地。受今年中药材价格普遍下行影响,中标企业的盈利情况或超出预期。
亳州云溯科技负责人张红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大部分首轮中标企业应该都实现了盈利,部分品种的利润还比较可观。这是因为企业投标报价时,参考的是当时较高的中药材原料市场价格;而从报名投标到最终落地执行存在时间差,虽然企业对中药材原料价格回落有一定预判,但部分品种的实际回落幅度比预期更大。”
安徽走药网负责人石超峰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去年到今年,中药材市场上约八成品种价格出现下跌,部分品种因盲目扩种,产量大幅增加,导致价格明显回落,部分品种跌幅甚至接近九成。例如,猫爪草每公斤价格从1180元跌至65元,款冬花每公斤价格从1000元左右跌至100元以下。”
在集采品种方面,价格同样多有回落。其中,黄芪统货从去年12月的22元/公斤跌至当前的17元/公斤,牡丹皮统货从100元/公斤降至约85元/公斤,白芍从63元/公斤跌至45元/公斤,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白术也从85元/公斤跌至55元/公斤左右。石超峰预期,部分中药材品种新增库存及扩种面积较大,预计多数品种短期难反弹。
由于当前中药材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加之前期部分中标企业盈利带来的示范效应,以及非集采市场空间不断缩小,业内参与中药饮片集采的积极性或将有所提升。
“中药饮片集采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业内普遍预期,中药饮片集采品种规模将持续扩大。本草鉴源CEO张津瑞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在与业内饮片企业交流时,有饮片企业负责人预计,第二轮中药饮片集采品种数量或接近100个。
不过,张红星也表示,未来中药饮片集采的利润空间可能难以达到首轮集采的平均水平。一方面,上一轮集采招标启动时,正处于中药材价格高峰,此后价格持续下跌,为行业留下了充足的利润空间,这是特殊市场环境下的结果;另一方面,集采的核心目的是推动企业维持较低毛利率,进而提升产品供应能力,帮助企业获得稳定收益,而非追求高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