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阴和俊介绍,科技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全,推出科技金融政策“组合拳”,各部门各地方积极行动、加快落实,2021年以来,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达到8000亿元。
谈及“十四五”期间在科技金融方面做的工作及成效,科技部副部长邱勇表示,“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形成了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科技金融工作实现了“破题”。
围绕这些政策的实施和落地,邱勇表示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二是推动银行信贷更大力度地支持科技创新。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截至6月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三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健全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推出了科创板改革“1+6”措施;正式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目前已经有288家主体发行了超6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四是“全国一盘棋”推进科技金融工作。近期正在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引导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
邱勇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继续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出发,扎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展望“十五五”时期,阴和俊表示,科技部将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坚持“四个面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营造世界一流的创新环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建成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考虑。
一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国家战略急需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持续增加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三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和产学研融合用人,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培养造就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筑人才竞争优势。
四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联动,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健全国家科技评价制度,构建有利于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和潜能的创新环境。
五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继续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发起和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