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竞恒、通讯员费帆、李玲、王越)经过数月精心改造,国庆假期前夕,武汉黄鹤楼西门广场完成升级。9月1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靠近铁路线一侧的围墙下,9组新增的石坐凳沿广场呈轴线分布,总长度达36米。“以前逛累了只能坐在花坛边,现在一排石凳可以坐很多人!”家住司门口的市民王阿姨对这一变化十分欣喜。空间更通透、休憩更便利,大量细节上的优化,让西门广场从“过路空间”转变为“可歇脚、可观景”的城市客厅。

黄鹤楼西广场增加了一排石坐凳。
据了解,为了增加游客视野的通透性,武昌城管工作人员对广场中部花坛进行“减法”处理,移除了三株遮挡视野的大型海桐球,改植低矮的美人蕉、银叶菊等点状小品景观,并铺设黑白砾石,使花坛景观与黄鹤楼的古朴相得益彰。“这样既解决了原先花坛中黄土裸露的问题,又能有效透水透气。”区城管执法局绿化队副队长王建红介绍。

花坛改造后,视野变得更加通透了。
为扩大平面和空间面积,提高通行效率,绿化队则努力做“加法”:13处传统树穴被改造为与地面平齐的生态树池,并安装13套定制树池篦子,进一步拓宽了游客通行空间。

花坛改种美人蕉等点状小品景观。
提升游客体验,不仅依赖于“微改造”,更需配套服务的同步升级。针对国庆期间可能出现的单车聚集现象,武昌区城管部门联合多家街道及单位,建立“电子围栏禁停+政企联动疏导+全天候清运”的组合措施,在武昌路、红楼路、体育街等路段设置了共享单车禁停区。同时协调哈啰、美团、青桔三家企业,组建“运维专班”,三家企业实现数据共享,无差别规整,提高清运效率。

国庆期间,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实现数据共享,无差别规整。
环境卫生保障同步升级。国庆期间,武昌区大桥清洁队将从其他作业班组中抽调30名经验丰富的骨干。届时,黄鹤楼景区及周边区域将有60人的清扫队伍开展巡回保洁,确保垃圾不落地、保洁不断档。

武昌区大桥清洁队在国庆期间将增派30名保洁人员。
黄鹤楼脚下的斗级营二期商业街区也即将开业,将与黄鹤楼景区共同构建“登楼观景(黄鹤楼)—广场休憩(西门广场)—街区打卡(斗级营)—美食体验(户部巷)”的一站式文旅闭环。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