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银行存款利率普遍降至2%以下。记者发现,华瑞银行、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仍可提供利率超2%的大额存单。总体来看,此类高息产品不仅额度紧张、销售迅速,在“二手”市场中也备受青睐。
较为抢手
华瑞银行微信小程序显示,有一款24个月期大额存单利率达2.35%,持有满30天可转让,单笔起购金额20万元,累计购买限额2000万元,但仅限上海地区客户购买,且标注为“额度告急”。该行另有一款18个月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15%。此外,华瑞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同样为2.35%,起存金额仅为50元。
苏商银行微信小程序显示,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1%,20万元起存,买入7日后可发起转让,且为限量发行。
记者发现,在利率方面,多家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相较其他存款产品已无明显优势。某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目前大额存单的优势主要在于可转让、期限灵活,高利率大额存单通常较为抢手,流动性较强。例如,苏商银行表示,根据历史数据,其利率为2.1%的大额存单,单笔不超过50万元的转让申请,两小时内成功率达95%。
此外,记者注意到,网商银行还推出了预约购买转让大额存单服务。具体来说,投资者可设定大额存单折算年利率下限和剩余期限范围,系统将根据预约购买金额自动买入一笔或多笔符合设置条件的大额存单。
揽储压力加大
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遍高于传统银行,但近年来受连续降息影响,民营银行的利率优势正逐步减弱。
事实上,受限于物理网点少、缺乏品牌影响力等不利因素,多数民营银行长期面临较大的获客与揽储压力。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维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成为这类银行吸收存款的主要手段,虽然它们也在逐步下调存款利率,但利率水平仍普遍高于其他类型银行。
某民营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连续降息显著加大了该行的揽储压力。“客户选择在我行存款主要看重较高的利率水平,所以我们的客户普遍对利率高度敏感。随着存款利率持续下调,我行与传统银行的存款利差不断收窄,原有的利率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客户也在流失。”该民营银行人士说。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银行之间的存款利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态势。以微众银行为例,作为头部民营银行,其存款利率已处于较低水平,与国有大行基本相当。曾刚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各家民营银行不同的经营模式。
作为民营银行的领军者,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均凭借各自独特的生态体系打造出竞争优势。“微众银行依托微信庞大的用户基础,不仅积累了可观的储户规模,还形成了较强的用户黏性。这使得该行在存款定价策略上更具灵活性,即使设定较低的存款利率,仍能通过庞大的理财业务保持较高的资产管理规模(AUM)。也就是说,客户资金可能从存款转向理财,从而使得该行在负债端成本控制方面具备优势。”曾刚说。
存款定价趋于理性
得益于资产端客户下沉与数字化赋能等因素,尽管民营银行的负债成本普遍较高,其净息差水平仍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然而,最新数据显示,民营银行的净息差降幅在所有银行类别中居首位。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民营银行的净息差降幅最大,二季度民营银行净息差为3.91%,相较一季度下降0.0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民营银行难以找到充足的高收益资产来匹配负债,这也在倒逼其存款定价趋向理性化。
针对揽储压力加大的问题,曾刚认为,民营银行可尝试打造开放银行生态,与更多第三方平台合作,拓展获客渠道;加强个人理财、财富管理的产品创新,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增强客户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