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中国睡眠研究会年会上,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牵头组织编写的《莱博雷生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助力推动中国失眠诊疗的规范化进程。
失眠既可以是一种症状,也可以是独立的疾病。普通人群中,失眠症状的发生率高达30%~48%。失眠显著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表现,且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等疾病相关。莱博雷生作为新型催眠药,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食欲素双受体拮抗剂(DORA),通过靶向调节睡眠-觉醒系统,为失眠治疗提供了全新路径。
为响应临床对规范化用药指导的迫切需求,中国睡眠研究会联合广东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证据和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制定本共识,旨在为失眠症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实用、系统的参考依据,以期进一步提升临床医生对莱博雷生的认知和应用水平,推动中国失眠症诊疗的标准化和个体化发展。
食欲素是由下丘脑外侧区合成的神经肽,分为食欲素A和食欲素B,食欲素系统通过从下丘脑向皮质、丘脑、脑干等区域的觉醒神经核团的广泛投射来促进和维持觉醒。莱博雷生通过可逆性地阻断食欲素受体OX1R和OX2R,抑制食欲素神经递质系统的过度活跃,从而促进生理性睡眠。其创新机制突破了传统镇静催眠药物的局限,不仅能有效改善入睡困难与睡眠维持问题,更以低依赖风险、无显著戒断反应和良好的安全性受到国际权威指南推荐。
共识首次为临床提供了从苯二氮受体激动剂(BZRAs)转换为莱博雷生的具体方案(直接替换法或交叉递减法),旨在帮助患者平稳过渡,有效降低长期使用传统催眠药的依赖和戒断风险,推动失眠治疗的规范化升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药剂科李亦蕾教授从药理学角度表示:“莱博雷生的创新机制,使失眠治疗从传统药物的”广泛镇静“转向”精准调控“,助力机体回归自然睡眠节律,不仅更符合生理性睡眠过程,其低依赖风险的特性更为需要长期管理的失眠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新选择。此次专家共识的发布,尤其有助于药剂科团队临床开展用药重整、用药教育和疗效监测工作,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个体化的药学服务,全面保障用药安全与治疗效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张斌教授表示:“共识的制订是基于现有临床证据的系统总结和客观评估,涵盖了适用人群、用药方案、疗效与安全性考量等关键内容。我们希望以共识为基础,促进临床与学术界的深入合作,持续完善治疗规范,助力提升中国失眠症整体诊疗水平。”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教授强调:“失眠的规范诊疗是当前睡眠医学发展的重点。本共识汇聚了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与科学证据,不仅为莱博雷生这一新机制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指导,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失眠诊疗向标准化、个体化和高质量方向发展。”
该共识的发布是我国睡眠医学领域临床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阶段性成果,也为今后相关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各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睡眠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