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9 07:44:21 股吧网页版
智能眼镜风潮涌现:“百镜大战”中崛起的珠海产业链群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记者冯玉怡珠海报道

  以智能眼镜为入口的新一轮AI硬件风潮已至,一些城市“AI眼镜链”逐渐显现。

  不久前,国内智能眼镜整机巨头灵伴科技(Rokid)在珠海完成工商注册。与此同时,珠海本土AR光学模组“明星企业”莫界科技,在一个月内宣布完成了2次融资,吸引了联想创投、长石资本与毅达资本等加码关注。京东方华灿则在近日展出了首款AR解决方案Micro LED 0.13显示模块,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2025年,AI眼镜市场表现强劲,全球涌现出“百镜大战”的竞争局面。随着 AI眼镜市场热度持续高涨,包含 AI 眼镜在内的智能终端成为多个地方政府关注的领域。不过,我国具备AI 眼镜产业链的城市并不算多,凭借着“链主”牵引和“群狼”协同,珠海正悄然站上智能眼镜这条新赛道。

  在珠海,一张围绕AI眼镜的产业拼图正变得日益清晰,从上游到下游,关键“玩家”已悉数就位。Rokid、星纪魅族、莫界科技、京东方华灿、全志科技等多家代表企业,串联起器件、模组、整机、测试等产业链环节,一条智能眼镜产业链群悄然崛起。

  试想一下,骑行中的你不再需要看车把上的手机,方向箭头就会浮现眼前;在听演唱会的你,一边看着滚动歌词一边现场跟唱。如今这些场景,都可以通过智能眼镜实现。

  在这些酷炫新品的背后,站着一大批中国供应链企业,其中不乏来自珠海的供应商。智能眼镜产业本质是消费电子,基本上可以和智能手机作类比,可以互通。上游有包括光学、芯片、屏幕、主板在内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游有智能眼镜厂商,下游则是传统眼镜厂商、光学检测等渠道服务。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珠海智能眼镜上下游产业链,发现已集聚不少链上的“隐形功臣”。

  在今年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意法半导体展台展示的莫界科技AR眼镜仅35克,是目前全球最轻的双目AR眼镜,可实现10小时续航,成为全场焦点产品。

  莫界科技是全球首家可以涵盖从底层光学材料到晶圆,再到波导、光机、前框及整机,端到端全链条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自2021年落地珠海起,已经与软银集团、OPPO、中兴、联想、百度、传音、大塚商会、星纪魅族等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推出多款消费级AR眼镜产品。可以说,莫界科技的技术优势,让珠海在全国智能眼镜产业链中,拥有了一张“王牌” 。

  在AI眼镜的显示元件环节,京东方华灿光电是国内最早布局Micro LED技术的企业之一,其珠海基地已建成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6英寸Micro LED生产线。这一技术突破使其成为AI眼镜微显示屏的核心供应商。近日已发布首款AR产品,并开始正式开放供样与送样。

  珠海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全志科技,则提供AI眼镜所需的SoC系统级芯片和软硬件一体化方案,为整机提供具备竞争力的算力与功耗表现。今年5月,在全志科技AI眼镜系列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全志科技智慧视频事业部副总经理陈智翔曾表示,针对智能眼镜市场的需求,全志科技推出了V821芯片和解决方案,预计到第三季度可以向客户交付。

  除了重量,智能眼镜续航能力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另一焦点。

  珠海消费电子电池供应商冠宇电池此前发布公告称,已完成消费类钢壳电池的设计研发,并首次实现量产出货。钢壳电池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优化利用设备内部的空间,有助于提升电池的带电量;随着性能的优化和成本的下降,钢壳电池有望更多地应用于智能眼镜等消费电子产品上。

  中游整机品牌商是重头戏,珠海除了有最新引进的Rokid,还有星纪魅族,这也是业内人士看好珠海智能眼镜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两家企业补全了珠海在整机环节的短板。围绕“Rokid链”“魅族链”整合上下游企业,将是珠海在此轮AI硬件风潮中突围的机会。

  成立于2014年的AR眼镜创业公司Rokid,以及TCL内部孵化并于2021年独立的雷鸟创新,目前在AI眼镜创业公司中身位领先。据介绍,Rokid计划在珠海落地区域性营销与交付中心,重点辐射珠海及东南亚市场,业务涵盖文旅、教育、工业、地产等多类场景。

  “我们今年来接到来自智能眼镜的订单越来越多,Rokid在珠海投入运营后,相信会带来一定的头部效应。”一位珠海PCB行业人士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另一智能眼镜“玩家”星纪魅族在眼镜领域布局较早,且一直动作不断。9月15日,星纪魅族在珠海举办新品发布会,现场推出了旗下首款AI拍摄眼镜StarV Snap,该眼镜支持一直戴一直拍,以及智慧识物、翻译、AI会议纪要生成,同时是一副蓝牙耳机,且其支付功能已经在部分地区试用。

  沿着产业链继续往下游看,在智能眼镜的光学检测环节,珠海的博杰股份也分到一杯羹。博杰股份称,在新兴的AI眼镜领域,公司已向M客户交付多条生产线,对应千万级别AI眼镜的设备需求;同时,公司正积极对接国内AI眼镜客户,目前处于前期沟通阶段,尚未形成订单。

  冲刺“追光之城”

  放眼全球,智能眼镜正迎来爆发前夜。

  据市场调研机构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1451.8万副,同比增长42.5%,其中AI眼镜出货量预计882.8万副,同比增长225.6%。中国市场2025年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290.7万副,其中AI眼镜出货量预计216.5万副,同比增长178.4%。投融资方面,今年上半年,全球 VR/AR 行业总共完成了66笔融资,总金额达559.8亿元。

  在国内,智能眼镜产业集群效应已十分明显。

  深圳凭借其成熟的消费电子供应链和庞大的市场,在产品迭代速度和规模化生产上几乎无人能及。上海则依托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化视野,在创新光学技术和研发体系建设上独树一帜。

  竞争如此激烈,珠海智能眼镜产业正在沿着“零部件整合”这一关键点寻求突破。在布满了明星创业公司的智能眼镜赛道上,除了已经站稳脚跟的头部企业,还有数字孪生技术服务企业、互联网大模型等中小公司躬身入局。

  “我们从去年年初就注意到了智能眼镜的高速增长态势并迅速做出了市场预判,将公司发展重点推向以智能设备为载体,以内容研发与AI垂类模型训练为底层的双轮驱动架构模式。智能眼镜正是我们认为最能代表智能设备的硬件载体。”乘木科技(珠海)有限公司CEO刘会军告诉南方财经记者,乘木在VR眼镜与AI视觉识别方面的技术沉淀,主要来自于软件研发层面,目前已经有数字孪生开发平台以及AI视觉算法平台。

  短期来看,无论是AI还是AR眼镜都会各有市场发展,但长期来看,AI+AR融合的智能眼镜设备会是主流。刘会军解释,“这也是我们发布自研Syncsmart One技术路线的原因。而且我们看好双目全彩的显示模式,因为目前大部分厂家提供的AI+AR眼镜还是单绿色的显示方式,会限制很多内容的呈现与交互。”

  在布局智能眼镜的过程中,珠海还沿着智能硬件方向生长。

  “AI硬件本质是智能体的载体,未来除了AI眼镜等可穿戴设备,AI相机、AI玩具等赛道都有很多机会。”一位珠海大模型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记者,珠海在算力、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方面有不少布局,未来可能会跑出更多AI硬件公司。

  多位受访人士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尽管珠海的智能眼镜产业链已初具雏形,汇聚了Rokid、星纪魅族、莫界科技、京东方华灿等多个头部细分赛道企业和集成商,但要在智能硬件产业竞合中突围,仍需不断补链。例如在核心器件层面,高端传感器、交互模组和底层的算力芯片等环节有待加强。此外,智能穿戴设备是典型的“场景定义硬件”发展模式,珠海在这方面的应用场景有待挖掘,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