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分智飞(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分智飞”)连续完成PreA轮和PreA+轮融资,募集总金额近两亿元人民币。其中,PreA轮融资由东方富海、洪泰基金联合领投,雅瑞资本跟投;PreA+轮融资则由华映资本领投,深创投、尚颀资本、长石资本共同跟投。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老股东光速光合、五源资本、银杏谷资本、首程控股及BV百度风投均选择持续追加投资,彰显了资本对其技术实力与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
所募得此次融资将加速微分智飞在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团队扩建及市场拓展方面的布局,进一步强化微分智飞在飞行机器人具身智能与群体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
细看这场融资的“投资方天团”,简直是“群星云集”。既有“机器人界泰斗”王田苗站台的雅瑞资;又有上汽集团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尚颀资本;既有深创投这类“国字号”力量压阵,还有百度、东方富海、洪泰基金这些在机器人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投手”,经验和资源双在线。
这场“混搭投资”,对微分智飞来说,让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如虎添翼”。
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机器人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更是国内最早创建自动化专业的单位之一。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来培养出一大批机器人行业的“顶流人物”,如中控技术创始人褚健,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秋国等,妥妥的“浙大系”机器人精英天团。当然,在这个天团里,也有微分智飞创始人高飞。
高飞是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导,在具身智能、飞行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堪称行业里的“技术大牛”。他在轨迹规划、集群协同导航及仿生视觉感知等方面取得多项国际首创成果,还提出了国际首个非结构化场景的自主飞行集群系统。他还曾入选爱思唯尔数据库2023及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等学术影响力榜单,学术影响力直接拉满。
2024年,微分智飞成立,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飞行具身大脑及通用群体智能系统。
靠着高飞的行业号召力和前瞻眼光,微分智飞组建起“高精尖人才大本营”:汇聚了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际一流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在控制科学、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集群协作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互补优势。
手握自主导航、具身决策、端到端控制及群体智能四大核心技术,微分智飞突破环境限制,打造面向多样复杂场景的飞行机器人基座模型,驱动构建应用于家庭、工业、城市与自然空间的“空天智能终端”。
相比于传统无人机,飞行机器人实现了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应对”的关键突破,其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环境适应性与任务扩展性,让它在复杂场景中远超传统无人机的表现。传统无人机大多是“听话的工具人”,要么靠人工遥控,要么按预设程序走,一到复杂未知场景就“歇菜”;而飞行机器人自带“智能大脑”,能主动感知环境、动态规划路线,传感器故障时还能自动切换备用设备,不断突破应用边界。
今年3月,微分智飞推出了全新自主探索飞行机器人P300,更是把“自主能力”玩到了新高度。该产品全靠机载“大小脑”系统,不依赖卫星通讯、地面站与遥控信号,也无需人工干预与先验信息,即可完全自主完成勘探、测绘与巡检任务,为复杂、恶劣和未知环境下的安全生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现在,该产品已经在矿业、林业、电力、市政、交通以及应急救援等多个行业实现应用突破。
微分智飞还从鸟类、昆虫身上“偷师学艺”。该公司突破了飞行机器人“能飞不能抓、能抓不灵活”的“老大难”问题,提出飞行与抓握一体化的全新范式;实现超越人类遥控极限的精确大机动自主飞行,窄缝穿越灵巧稳定;造出重量不到50g的微型飞行机器人,在狭窄空间通行、搜索与救援等任务中是“天生的小能手”。
是金子总会发光,有硬核技术才能闯开市场。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与精准的场景适配,微分智飞正让飞行机器人真正连接千行百业、飞入千家万户,为各领域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据恒州诚思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空中机器人市场已站稳29.1亿元规模,呈现出稳健发展的基本面。展望未来,这一赛道增长动力持续释放——预计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逼近56.5亿元关口,未来六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稳定维持在11.3%。
从应用场景维度来看,飞行机器人早已突破单一功能的局限,实现了对行业“毛细血管”的深度渗透。尤其在具身智能这一“技术东风”的助力下,飞行机器人更是开启了“进化 buff”,或将迎来从“场景适配”到“价值深耕”的爆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