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南宁9月19日电 9月18日,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应用交流大会在广西南宁举办。国内外众多AI企业齐聚南宁,共议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合作新机遇。会上,以广西集成为核心、拓路东盟成为了与会企业交流的热点话题。
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驻中国办事处总经理杨峻豪说,马来西亚是全球第二大棕榈油出口国?但却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挑战。马来西亚棕榈种植园长期依赖大量的采收工人,限制了棕榈油产量的恢复和提升,而AI成了破局关键。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正加快构建三方面的“AI+”应用场景:
一是低空经济精准赋能农业,无人机与AI结合可快速监测果串成熟度,精准完成以往依赖人力的巡查任务,显著提高效率。
二是人工智能推动智能采收。当前机械化收割机、果串成熟度检测系统等设备正加速研发。目前马来西亚成立了油棕机械化与自动化研究联盟,正致力于研发基于AI的收割机器人和无人运输车,实现人机协同的采收模式,从根本上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挑战。
三是跨产业融合创新。棕榈油不仅仅是一种农产品,更是连接绿色原料和新兴产业的一个平台,随着棕榈基生物柴油或生物能源的发展,它可以为各种机械以及低空飞行机提供燃料,通过棕榈基新材料,它还能够进入新能源设备,可降解塑料和可持续包装领域。中国是主要的棕榈油消费国,东盟是主要生产地,AI与棕榈油产业结合可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绿色经济和发展智慧农业方面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棕榈园中无人机巡飞、AI运输车穿梭、大数据优化供应链将是区域产融合作的新机遇。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事业部副总经理Nicholas Tay在会上发布马来西亚智慧棕榈油AIoT管理平台。他说,通过广西集成,中国的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当地以智能化、自动化推动降本增效与生产模式重塑的关键力量。
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在广西集成应用生态下,与东盟在农业、教育、电力运维等方面的系列合作成果。
业内人士认为,广西集成下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不仅汇聚了中国发达地区的技术,还为企业提供与东盟高匹配度的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为企业进行智能体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持。叠加东博会等面向东盟市场的重要展示窗口,布局广西已成为企业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化人工智能合作体系的关键环节。
南宁市市长侯刚说,按照北上广深研发、广西南宁集成、东盟应用的战略路径,以服务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的南A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南A中心引进51家国内人工智能企业以及来自6个东盟国家的16家企业签约,发布了84项东盟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需求清单,涵盖政府、城市治理、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南宁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形成覆盖算力、数据、算法、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500家。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刚认为,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全球产业生态正逐步模糊空间与距离的限制,以数据传输和应用为主的人工智能产业在研发资源和场景应用方面的分布正日益多元化。广西以占全国人工智能研发经费40%以上的北上广深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广西与东盟在应用场景相似度、数据匹配度和东盟语料库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相关企业布局东盟、推动人工智能合作的科技集成中心与应用示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