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热情与震荡交织,指数从连续上攻到震荡盘整。量化指增产品的超额表现一度集体承压,市场对“什么样的策略既能抗震荡、又不失进攻性”的追问日渐迫切。
在这样一个时点,贝莱德中证500指数增强型基金迎来发行期,贝莱德基金也开启了主动权益产品的全面系统化转型升级。王晓京作为贝莱德基金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他的投资理念与操作逻辑,受到市场关注。
近日,王晓京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这位将贝莱德系统化主动权益(简称“SAE”)旗舰策略在本土落地的基金经理,致力于用“AI+另类数据”的方法论,去回答投资者最关切的问题:如何在中国市场,长期而稳定地拿到差异化超额收益?
以“AI+另类数据”打造低相关性策略
“从长期来看,指增策略的稳定性与超额收益的低相关性是我们的核心优势。”王晓京表示,“我们不做风格漂移,不靠单因子押注,也不参与短线的拥挤交易。我们要做的,就是稳健而不失锋芒,从侧面寻找基本面和情绪面的信号,并且在拉长周期里能够持续取胜。”
与国内主流量化策略不同,贝莱德的SAE策略依托于另类数据和人工智能(AI)。王晓京介绍,另类数据是让研究跳出财务报表的窄框,捕捉市场舆情、社交媒体和研报语义等“边际变化”。AI则在两个环节发挥作用:一是生成量化信号,比如对文本流信息进行语义解析,识别市场情绪和企业基本面的细微变化;二是对数百个量化信号进行动态配重,使策略能更快感知市场环境的转折。
“AI常常比人的体感更快。比如今年5、6月市场情绪开始回暖时,AI率先在情绪类信号上进行了加权,帮助我们缩短了反应时间差。”王晓京说。
以贝莱德沪深300指数增强A为例,该产品同样采用了SAE策略,从去年11月底成立到今年6月底,该产品净值增长率相较基准指数取得了较好表现,并且日度超额收益与市场上其他沪深300指增产品的平均相关系数只有0.27,充分体现了差异化策略的优势。
“我们通过使用另类数据和人工智能,做出了与市场同类产品不同的东西。这种低相关性,能够让我们避免陷入市场短期的拥挤交易,有利于保持超额收益的长期稳定。”王晓京表示。
大中盘宽基估值仍具性价比
本次发行的贝莱德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是公司在布局沪深300和中证A500指增产品之后的又一系统化策略产品。为什么选择中证500指数?大盘在连续上涨后,当下是否还是合适的入场时间?
“中证500指数属于中盘股指数,其系统性贝塔高于沪深300指数,适合作为市场情绪回升和风险偏好提升时的投资工具;同时,该指数相较中证1000和中证2000等小微盘指数来说,其估值分位与滚动市盈率更可接受。”王晓京表示。
相比沪深300指数的“大盘稳健”风格,中证500指数兼具弹性与性价比,更容易在指增产品的约束条件下挖掘出差异化的超额收益。同时,王晓京强调,沪深300与中证500所代表的大中盘指数依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我们用风险溢价模型测算,哪怕在保守假设下,沪深300当前点位仍低于理论中枢5%左右;若市场情绪进一步乐观,估值中枢还有进一步上移的空间。类似的,中证500指数当前估值仍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市场中性价比较高的底仓工具。”王晓京表示。
对于市场展望,王晓京表示:“9月市场出现一些震荡和回调是健康的,前期涨得多的板块出现获利了结是正常现象。但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A股市场依然是当前性价比较高的资产类别。”
“投资者情绪一旦起来,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全球市场的规律。”他进一步表示,“只要市场没有极端波动,短期调整反而可能提供一个更健康的建仓时机。我们认为,当前仍是较好的布局时点,新产品的运作难度不大。”
权益产品进入系统化投资时代
更受市场关注的是,贝莱德基金的主动权益业务正在全面进入系统化投资时代。系统化投资将逐渐赋能所有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这在国内公募行业是颇为罕见和大胆的转型。
“中国市场的广度已经不是靠脑力和体力就能覆盖的。”王晓京表示,“随着A股和港股数量的大幅提升,传统的主观选股难以应对全局。因此,贝莱德基金正在推动主动权益全面转向系统化投资升级,即通过系统化方式保证组合的稳定性与风险控制,基金经理在其中承担非模型化风险识别和信号迭代优化。”
与传统的基本面研究主观投资相比,系统化投资的组合集中度将更为科学,适度增加持股分散度;波动率和回撤能够通过模型化手段进行控制,长期持有体验更平滑;除了个股选择,行业和风格因子敞口也有序纳入组合风险预算的整体配置,且相对于指增系列会更加放开行业和风格因子的敞口。这样的体系不仅能帮助基金更稳健地运行,还为策略提供了更大的扩展空间。
然而,市场总是在机会与挑战之间摇摆。对王晓京来说,策略的任务,不是每天都比别人快半步,而是在尽可能多的情景下,捕获信息增量,做正确且能复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