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证监会机构司司长赵山忠在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资产管理专委会2025年度会议上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完善适配科创企业发展的监管制度和市场生态,引导资管行业加大资源投入,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赵山忠介绍,近年来,证监会坚持全面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陆续出台了“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持续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生态,破解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加快深度融合。
首先,加快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赵山忠表示,从投资端来看,科创企业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尤其需要“长钱”的支持。去年9月份以来,在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提出一系列具体务实有针对性的举措,着力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建立健全适配权益投资的长期考核机制。一方面“长钱”更多,今年以来,以保险资金、养老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在A股市场整体净买入,有力支撑了资本市场稳中向好的态势;另一方面“长钱”更长,各类中长期资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全面建立,打通了影响中长期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促进各类中长期资金做坚定的价值投资,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从融资端来看,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一方面,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包容,最大程度破除科创企业的上市障碍,不再将持续盈利作为发行条件,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为未盈利企业、龙头企业、特殊表决权企业开辟了上市路径。近年来,一批优质龙头科创企业登陆A股市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科创企业并购重组更加活跃。“并购六条”发布以来,科创企业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数量显著增加。
“总的来看,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改革的效应不断放大,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考核、工具和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赵山忠表示。
其次,充分发挥公募基金服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赵山忠表示,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资管行业,公募基金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制度重构和机制创新,着力推动行业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着力引导公募基金行业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型,着力强化对基金长期投资行为的引导,着力丰富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基金产品,引导公募基金行业进一步强化功能发挥,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截至今年8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权益类基金规模、投资科创领域股票规模较年初均大幅提升,为投资者盈利金额和分红金额较往年同期显著增加。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居民财富稳步增长,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
最后,更好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服务科技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功能。赵山忠表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是科技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之一,通过提供关键资金,支持创新资本形成,通过并购交易,促进产业链资源整合,通过专业投后管理,赋能企业成长。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深化改革,积极推动优化股权创业投资行业的生态,努力畅通募投管退全链条机制,更好地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注册制改革以来,九成以上的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和超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均获得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资本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赵山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