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0 00:17:00 股吧网页版
技术与政策助力传感器行业加速发展
来源:证券日报

  我国传感器技术创新再传捷报。

  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电极是连接电子设备和生物神经系统的核心界面传感器。9月18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官网消息显示,该院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NeuroWorm(神经蠕虫)。这一成果是生物电子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将使传统的被动固定式植入电极首次迈向可主动控制、智能响应、与生物组织协同运动的全新阶段,为神经系统功能的长期动态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尤政表示,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神经末梢”,是实现万物互联、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科技的底层支撑。

  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3.7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5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市场之一,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0.8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3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3.3%。

  “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共振,激发了产业的蓬勃活力。”萨摩耶云科技集团AI机器人行业研究员郑扬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兴起,为我国传感器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尤其是在机器人领域,传感器的作用尤为关键——从灵巧手的触觉反馈到关节的运动感知,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交互精度与作业能力,是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的核心支撑。

  政策端的协同发力为传感器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撑。2025年3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面向造纸、日用化学品等流程型行业推广应用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数字孪生等技术,建设数字化产线,提升设备运行、工艺参数等关键要素在线监测与优化调控能力。

  各地亦积极响应,结合本地产业基础细化落实举措。例如,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组建的“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近日在武汉揭牌成立,并同步签约共建光谷智能传感创新研究院,力争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北京、天津则聚焦具身智能领域,相继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建设全域人工智能之城的实施方案(2025)》《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均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对传感器的技术攻关、研发应用等做出相关部署。

  “国内传感器制造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与生产工艺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高承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核心器件设计到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企业的技术短板不断补齐,产品的稳定性、精度、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实现显著跃升。这不仅逐步满足了国内市场对高品质传感器的需求,更让国产传感器在国际市场中凭借性价比优势崭露头角。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中国传感器产业将进一步向微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伴随技术迭代,其应用场景正加速突破传统边界,向智慧医疗、自动驾驶、机器人交互等多元新兴领域延伸渗透。

  业务进展受关注

  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核心元件以及生产设备供应;中游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以及封装测试;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医疗等。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近一个月内,已有35家传感器概念股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与此同时,产业链上市公司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落地、量产进展、订单情况等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9月18日,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柔性传感器及触觉感知系统已有灵巧手公司以及人形机器人公司的小批量订单。

  9月17日,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光集成传感器封装产品目前已在机器人等领域应用,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光电编码及柔性材料在机器人关节控制上的应用,积极探索柔性传感器在灵巧手等机器人核心触觉部件上的应用。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感器产业链上市公司应锚定机器人等增量市场,聚焦触觉、力控等核心传感器,加速材料、工艺、算法技术攻坚以构筑壁垒;同时以量产订单验证技术、摊薄成本,稳步推进芯片流片等环节国产化,平衡创新与供应链安全,再依托细分优势拓展海内外场景,提升业务营收占比。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