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涛通讯员李林牧张雨胡玲)“当时就听见‘咔嗒’一声,手一麻,低头看见食指垂着,就剩一层皮连着,血哗哗流,我心想完了,手指肯定保不住了!”9月19日,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病房内,56岁的朱先生(化姓)坐在病床上,一边轻轻活动着刚度过危险期的右手示指,一边回忆起一周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意外,语气里满是后怕。
时间倒回9月13日下午,朱先生像往常一样在工地操作器械。彼时,他正专注于调整钢管位置,却没料到意外会突然降临,一根沉重的钢管失去平衡,狠狠挤压在他的右手示指上。“力道特别大,我根本来不及躲,只觉得手指像被碾碎了一样疼,钻心的疼瞬间蔓延开来。”朱先生回忆道,他下意识地抽回手,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浑身发凉:右手示指已经出现开放性伤口,远端指节完全下垂,仅靠指尖处薄薄一层皮勉强连接,断裂处的骨头、筋腱直接暴露在外,鲜红的血液顺着指缝不断滴落,很快浸湿了他的工装袖口,在地面上形成一滩刺目的血迹。
由于现场没有急救条件,朱先生在工友搀扶下紧急赶往武汉市普仁医院,途中他始终攥着受伤的手指,“不敢动,怕一动那层皮也断了,以后就少根手指了。”15时左右,他终于抵达医院,急诊拍片显示:右手示指中节骨折。“情况太紧急了,必须马上收入专科治疗!” 急诊医生当即联系手足显微外科,将他紧急收治。
“患者送来时,右手示指中节有环形不规则伤口,远端完全离断,仅靠肌腱和少量皮肤连接,骨质、肌腱直接外露,伤口四周皮肤挫伤严重,末梢感觉已经消失,血运完全丧失,这意味着手指细胞正在快速缺氧,随时可能坏死。” 手足显微外科主治医师杨琼第一时间为朱先生做了专科检查,他严肃地表示,手指离断后,黄金救治时间是 6 小时内,“一旦血运中断超过 6 小时,组织会不可逆坏死,就算再植,成功率也会大幅下降,甚至可能需要截肢,后续还会引发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 杨琼进一步解释,朱先生的伤情远比表面更复杂,“不仅是骨折,他的示指指动脉、静脉、指固有神经全断了,屈肌腱、伸肌腱也有不全断裂,还伴有皮肤撕脱坏死。如果不及时手术,不仅手指保不住,坏死组织还可能引发全身感染,甚至影响其他手指功能。对一个需要靠双手干活的人来说,少一根手指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握工具都成问题,还可能留下终身残疾。”
考虑到朱先生的伤情紧急,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彭汉书立即召集团队成员,组建专项手术小组,展开术前讨论,团队最终确定“清创+血管神经肌腱探查+骨折复位固定+断指再植”的手术方案,团队先用气压止血带控制出血,再用双氧水、碘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3 次,彻底清除污物和坏死组织;随后沿伤口切开,充分显露创面,“我们在显微镜下一点点分离断裂的血管、神经,确认每一根受损结构的位置。”彭主任说,团队先直视下复位骨折,用1枚克氏针纵行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骨折对位对线完美;接着用比头发丝还细的修复屈肌腱、伸肌腱;最关键的一步是血管和神经吻合,“每缝合一针都要盯着显微镜,确保针距、边距均匀,避免血管狭窄或漏血。”手术过程中,团队全程保持高度专注,当看到朱先生的右手示指末梢逐渐泛红,医生团队才松了口气:“血运通了!手指保住了!”
目前,朱先生正在接受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手足显微外科的护士每天会定时为他监测手指末梢血运、温度和感觉,指导他进行简单的手指活动训练,预防肌腱粘连。“按照目前的恢复情况,只要后续康复训练跟上,3-6个月后,朱先生右手示指的功能基本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不会影响吃饭、穿衣、干活等日常活动。”杨琼介绍道。
武汉市普仁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彭汉书提醒,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指挤压、切割等外伤时有发生,正确急救与否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效果。首先,要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干净衣物按压伤口四周进行止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揉搓或挤压伤口,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其次,用无菌纱布或干净、透气的布料轻轻包裹受伤手指,再用硬纸板、树枝等硬物固定住手指,防止搬运过程中指体晃动导致连接部分断裂;最后,必须立即前往有显微外科救治能力的医院,牢牢把握受伤后 6 小时的黄金救治时间。
【责任编辑: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