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0 03:44:30 股吧网页版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马延和:合成生物学将重塑农业生产格局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林玉莲 曾庆怡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林玉莲记者曾庆怡)“利用合成生物学的途径,用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生产的淀粉量,就能与5亩土地种植出来的玉米相当。”9月19日,在由中科创星发起的“好望角科学沙龙”合成生物学专场活动上,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创始所长马延和表示,人工合成淀粉的突破使不依赖土地、淡水等农业资源的淀粉车间制造成为可能,将在未来重塑生物制造与农业生产的格局。

  谈及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最新进展,马延和称,团队将淀粉人工合成的途径优化、整合到3.0的版本。与玉米合成淀粉相比,人工合成淀粉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升3.5倍,淀粉的合成速度提升8.5倍,把此前2-3个月的自然淀粉合成时间缩短到数天。“这意味着未来淀粉生产可脱离农业种植,实现工业化的车间制造。”

  “淀粉合成是一个能量输入过程,生化反应步骤多而代谢复杂,很多生理调控的问题和机制都未被阐明。”马延和进一步表示,团队从6568种生化反应中筛选出最优路径,通过定向改造酶分子、创建非自然人工酶,解决了热力学匹配、代谢流平衡等世界级难题,最终成功合成了淀粉。

  2021年9月,国际权威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马延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至此,人工合成淀粉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里程碑式进展。国际上首次实现不需要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仅采用人工手段,就可将自然的代谢过程重新拆解、组装,以二氧化碳、水和氢能为原料,在实验室生产出淀粉。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理性设计’的进程。”马延和还介绍了AI技术对于合成生物学的重要性,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合成生物学已拓展至蔗糖、己糖、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多碳复杂分子的合成,为食品、能源、医药行业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在本次活动中,100余位来自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企业创始人、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等参与。在圆桌讨论环节,马延和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邢建民、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副院长付小龙,以及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的科创企业代表,就合成生物学的技术进展和商业化前景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