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实习生岳雯艳)9月19日,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奇富科技承办,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福建省商标协会、福建省资产评估协会协办的“金融赋能地理标志产品专项行动”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个针对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链的金融科技赋能专项行动,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地理标志+乡村振兴”的融合新模式,为破解乡村特色产业融资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建方案”。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高质量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出台支持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的政策措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和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地标“兴农富民”的创新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省拥有地理标志产品782个,地理标志商标674件,位居全国第二;现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4866件,位居全国第一。地理标志产业实现县域全覆盖,带动500余个乡镇、超千万群众增收致富,产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11个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跻身中国百强,9个县入选全国地理标志百强县。
面对不少企业仍面临“资金短缺扩规模难、产品单一竞争力弱”的难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动作为,奋勇争先,2023年就联合省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金融赋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通知》,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地理标志专属信贷产品、探索地理标志保险产品、打造地理标志金融服务特色模式,推动金融赋能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今年,又联合省金融监管局在“金服云”平台建设运行知识产权金融专区,开设“三清单”(白名单企业、金融产品、评估机构)、“一政策”(知识产权金融政策),实现贷款产品“一触即达”。举办全省知识产权评估和金融服务培训班,强化知识产权评估及金融服务专业能力。与中国银行福建分行联合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知惠行”专项活动,共同促进重点县域产业民营企业融资。与省金融监管局联合推广金融赋能地理标志创新案例,目前,全省480个地理标志相关产业投放贷款余额651亿元,商标质押贷款金额10.03亿元,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地标产业。
嵌入业务场景的数字金融更具意义,技术为专项行动提供了核心支撑。据奇富科技首席风险官郑彦介绍,多模态感知智能体突破了纯文本识别局限,通过图像、视频分析精准捕捉企业经营信息,识别效率与准确率远超传统技术;画像增强智能体融合宏观经济、地区政策等社科类数据,构建“人企关系图谱”,为企业勾勒立体画像;风险决策智能体整合700余个模型、7000多个策略模块,逐步实现风险决策智能化。
依托这一系列技术,奇富科技针对福建地理标志产业定制金融方案,确保资金“贷得动、用得好、还得上”。
下一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持续推进金融赋能地理标志产品行动,通过深化协同联动、驱动金融创新、夯实产业基础,将金融“活水”精准、持续、安全地引入地理标志产业链,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瓶颈,显著提升福建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为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