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全球第四大铁矿石企业福德士河的管理层团队前不久出现在上海。媒体见面会上,他们身后的背景板上画着公司的logo——一个绿色的圆环。这一灵感来自在矿山行驶的矿卡轮胎,蕴含着公司对绿色生态、绿色地球的美好愿景。事实上,福德士河不仅致力于生产“绿色铁矿石”,还在一直寻求“绿色金属”、新能源金属铜的勘探机会。
媒体见面会上,公司业务增长及能源业务首席执行官葛司对记者表示,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未来产业对关键金属的需求,在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加拿大、拉丁美洲各国积极开展勘探工作,寻找的主要矿产产品就是铜。
主业铁矿石方面,集团金属业务全球市场营销总监本库奇判断,未来随着宝武集团西芒杜项目产能逐渐爬坡,市场的铁矿石供应量将会增加。同时,品位较低、成本较高的产能也会逐步出清。中国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未来铁矿石供需将趋于动态平衡状态。
在当前供需格局下,福德士河的铁矿石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为业内最低水平。2025财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铁矿石发货量创下公司历史新高,达1.984亿吨;公司税后净利润为34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10美元;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65亿美元,扣除39亿美元资本支出后,自由现金流为26亿美元。
“对我们来说,铁矿石运营的出色表现并非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理想是实现整个铁矿石生产运营流程的脱碳。”葛司对记者表示。
据悉,2022年9月福德士河公布企业脱碳战略计划,称将投资62亿美元,到2030年完全放弃使用化石燃料,并在其铁矿石业务运营过程中实现“范围1”“范围2”的真正零排放,“范围3”净零排放。
“我们的脱碳目标是非常‘激进’的,时间表比同行提前了10到20年。这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把接近成熟的技术落地商业化。这也需要我们在投资决策时谨记原则:确保公司运营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葛司说。
福德士河正有条不紊地完成其脱碳目标。在西澳皮尔巴拉矿区,已有7辆纯电动挖掘机在运行;已建成1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并启动运营;如今,公司正在建设额外的19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设施。
在圣诞溪矿区,则有一个重磅的绿色铁素示范工厂正在建设进程中。这个项目是近两年福德士河着重推进的项目,旨在运用绿氢来生产绿色铁素。
葛司介绍,绿色铁素项目尚处早期阶段,设计产能为1500吨/年,预计在2026年早期推出第一批产品,为未来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验证。如果技术路线证实可行,2030年公司生产的铁矿石将全部运用绿色铁素。
“中国的钢铁企业将能避免使用排碳量高的传统高炉冶炼工艺,转而直接利用福德士河绿色铁素来生产绿铁。”集团首席财务官梁婉心表示。
不过,葛司也坦陈,要实现绿色铁素生产目标,目前还困难重重。只有绿氢生产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实现经济性。大规模生产绿色铁素、运用绿色炼铁新技术对公司而言都是挑战。
接下来的2026财年,公司计划投资9亿美元到12亿美元来助力生产运营的脱碳,这些资金将用于验证比较成熟的技术投资,例如公司发电设施、储能设施、绿色车队等。
目前,福德士河在其皮尔巴拉矿区使用的不少设备都是“中国制造”。2024年11月,福德士河与徐工集团签署了潜在价值30亿元的绿色矿山设备供货合同。葛司透露,双方合作范畴不仅仅包含设备采购,还有技术研发。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发展迅猛、规模庞大,绿色设备富有创新性和价格优势,在我们的整个采矿脱碳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中国也一直是公司最大的单一市场,未来20年内也将如此。”葛司说。
前不久,福德士河宣布融得总额142亿元的银团定期贷款,获得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等国金融机构的踊跃参与。
“坦率地说,我们其实原来预想的这个融资规模没有这么大,实际的交易金额相当于我们原来设想的4倍。” 梁婉心说。这笔交易能够帮助集团扩大在中国的采购范围,促进与设备供应商的深入合作。这笔贷款将用于公司的日常生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