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0 06:15:01 股吧网页版
深挖赛事经济这座“富矿”
来源:经济日报

  这个秋天,中国网球公开赛再现一票难求的盛况。时光倒流至盛夏的江苏,业余足球联赛“苏超”同样上演了万人空巷。职业赛事以良好的观赛体验令人心驰神往,群众赛事以浓浓的烟火气让人热血沸腾,两幅跨越时空的生动画面共同印证了赛事经济的巨大潜力。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这一重要部署为正在蓬勃发展的赛事经济指明了方向。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做强赛事经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这两个赛场同样重要。

  竞技体育是赛事经济的“龙头”,引领着体育产业的高度。中国网球公开赛、CBA联赛等职业赛事凭借其高水准的竞技表现、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和全球化的视野,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观赏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需求,更带动了门票收入、媒体版权、商业赞助等全产业链发展。这些赛事如同体育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彰显着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高度。

  群众体育则是赛事经济的“根基”,决定着体育产业的厚度。“苏超”“村超”等群众赛事证明,接地气、有人气的民间赛事同样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这些赛事源自基层、扎根群众,参与门槛低、互动性强,因其广泛的参与性和浓厚的趣味性而独具魅力。

  发展赛事经济,贵在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不同地区应立足自身的资源条件和民众基础,培育和打造与之匹配的赛事活动,避免盲目跟风、重复办赛。值得注意的是,职业赛事与群众赛事并非彼此隔绝,而是可以相互赋能、共同成长。职业赛事不妨更多“向下扎根”,从群众体育中汲取灵感,增强互动性与亲和力;群众赛事也可适当“向上延伸”,借鉴职业赛事的组织模式和运营理念,提升专业化与市场竞争力。这种双向奔赴、彼此借鉴的良性循环,正是中国体育赛事体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政府部门要当好“服务员”,为赛事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场馆设施建设,推动场馆开放共享,为赛事举办提供硬件保障;另一方面,要优化审批流程,降低办赛成本。同时,进一步放大“票根经济”效应,把“赛事+”变成超级接口,让体育赛事成为融合多种业态、激活综合效益的引擎。

  赛事运营商要当好“创新者”,不断拓展赛事经济的内涵与外延,以IP思维打造具有长期价值和广泛影响力的赛事品牌。提升运营能力也是关键。主办方不仅要懂体育,更要成为懂市场、懂经营的多面手。从赛事策划、品牌包装、商业开发,到粉丝互动与社群维护,每一个环节都呼唤专业化、精细化的运作。比如,通过开发赛事衍生品、塑造明星IP、拓展跨界合作等方式,有效延伸产业链、提升赛事附加值。

  体育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消费升级的新引擎、百姓生活的新场景、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期待更多体育赛事破圈、出彩,为经济社会注入蓬勃向上的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