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0 06:17:40 股吧网页版
预制菜产业哪家强?鲁粤争王!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最近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隔空对垒,再次将预制菜推上风口浪尖。

  关于此次风波,网友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完全不接受预制菜,认为去线下餐馆消费,就是为了那一口“现炒”“锅气”;也有人觉得,预制菜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产品,并非不可接受,但应该实事求是,用了预制菜就要标明。

  虽然此次罗永浩暂且占据上风,几番“出手”便让西贝的营业额骤降,但这背后是预制菜产业和市场规模越发壮大,无论消费者对此次“西贝事件”持有何种态度,预制菜都在以加速态势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

  说起国内预制菜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两东”:山东最多,广东最强。

  山东最多,是预制菜企业最多。

  根据今年8月发布的《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山东省内预制菜企业数量达2959家,排名各省份第一,该省预制菜企业数量占比全国21.2%。因统计口径有异,另有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内预制菜相关企业超过9000家,广东超6000家。总而言之,从数量上来看,山东无疑是坐拥最多预制菜企业的省份。

  此外,上述《报告》数据显示,河南预制菜企业数量达到1885家,位列第二;江苏、安徽则分列第三、四位,企业数量均在1300家以上。

  与此同时,广东最强,则是其预制菜产业综合实力最强。

  2024年11月,有研究机构发布了“2024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该榜单综合考量了各省预制菜企业数量、上市/融资企业数量、政策扶持力度、电商指数等多个指标,其中广东省凭借85.6的产业指数位列第一,山东、福建、江苏、河南分列第二至五位。

  有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广东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960亿元,占全国的13.7%,同比增长率超过28%。从2025年7月发布的“2025年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来看,广东也成为上榜企业最多的省份,达到21家;上海有11家企业,位列第二;山东与浙江、湖南并列第三,均有9家企业上榜。

1758262882204719.png

国内预制菜大省排行榜(综合上述数据制表:中国经营网)

  2021年被称为预制菜元年,各路目光开始聚焦于这一新兴品类,到了2022年,各地政府纷纷开始拿出关于预制菜的发展意见。

  2022年3月,广东省率先提出预制菜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要在3年内建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平台,还从监管规范体系、产业集群、品牌营销、人才培养、出海等维度提出指导意见。

  目前,广东已经形成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像佛山大盆菜、汕头牛肉丸、湛江金鲳鱼、珠海海鲈鱼、梅州客家菜等地方特色都形成了预制菜产业集群。

  2022年11月,山东省在《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预制菜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万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万亿元。

  现在,山东的潍坊、烟台、青岛、淄博、威海、临沂、德州等地都已形成预制菜产业集群。根据规划,潍坊、青岛、烟台、临沂这4座城市将成为山东预制菜产业的四大核心增长极。根据山东省政府2024年的最新规划,到2027年,山东将争取实现全省预制菜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8000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600亿元。

  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已形成青岛都市圈、成渝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六大预制菜产业基地集聚区。

  2023年时曾有研究报告预测,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以20%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并在2026年达到10720亿元,成为万亿级市场。

  不过,按照最新数据来看,预制菜市场想要实现万亿级目标,或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艾媒咨询最近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173亿元,同比增长27.3%,2026年达到7490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略微放缓。

1758262919104030.png

图源:《2024—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预制菜是当下快节奏生活中大众不可缺少的食品选择;基于产业升级的需求,预制菜是比普通农产品加工更能点燃县域、乡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但近些年预制菜多次引发争议,说明市场与行业间还存在着罅隙。说到底,大众需要的无非是最基础的食品安全与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想要提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度与接受度,还需要预制菜行业规范先行,拿出更多的诚意与行动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