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潘锡珩高伟周萍英通讯员王琪)9月18日15时35分,襄荆高铁试运行列车G6768次从荆门西站始发,一路向北疾驰,穿越汉江流域和荆山余脉,开往襄阳东站。极目新闻记者受邀试乘体验。这条全长1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钢铁动脉,将襄阳与荆门之间的通行时间压缩至30分钟。
襄荆高铁是“呼南通道”关键工程,既能与荆荆高铁、汉十高铁、汉宜铁路形成湖北“黄金三角”内环线,又能衔接在建的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宜兴高铁和既有的郑渝高铁形成串联湖北主要城市群的大环线。襄荆高铁通车后,“襄阳-荆门-宜昌”1小时交通圈正式成形。
襄荆全线共设3座客运站,其中襄阳东站、荆门西站为既有站,宜城站为新建站。这三座城市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中,襄阳是有着2800年建城史的“华夏第一城池”,荆门是南宋始建砖城的“荆楚门户”,宜城是战国时期楚国别都“鄢郢故地”。试运行列车上,记者一路欣赏着连绵的山脉和平坦的汉江冲积平原交界带,这些都是古代驿道跨越地形阻隔的“咽喉”。
15时56分,试运行列车缓缓驶进宜城站。该站是宜城市首座高铁车站,襄荆高铁填补了宜城“无高铁”的空白。
“襄荆高铁开通后,将助力完善襄阳市高速铁路网络布局,连接‘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两翼城市群,实现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快连快通。从宜城到襄阳仅需10分钟左右,对宜城融入襄阳‘一刻钟’经济圈,建成楚文化、汉水文化旅游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宜城站站长李琦说。
18时,试运行列车抵达襄阳东站。襄荆高铁开通后,襄阳的交通版图将迎来历史性跨越。“襄阳东站是连接华中与西南、西北的重要铁路节点,可实现‘襄阳至荆门30分钟通达’‘襄阳至武汉1.5小时通达’‘襄阳至郑州2小时通达’的时空压缩。”襄阳车站副站长杨跃明介绍。
在襄阳北街,面馆师傅们麻利地抡起长勺往沸水里撒入碱面,红油辣子“刺啦”一声,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面馆老板王师傅笑着说:“昨天就有荆门的老主顾打电话,说等襄荆高铁开通了,要坐首班车来吃头汤面。”
同一时间,100多公里外的荆门,非遗传承人王师傅忙着制作蟠龙菜。他精选新鲜草鱼,细细剁碎,再与五花肉拌匀,裹上摊好的鸡蛋皮,放入蒸笼蒸得晶莹剔透。“蟠龙菜讲究的就是新鲜。以前襄阳客人来学手艺,光往返就要三天,食材的新鲜度都受影响;现在当天就能打个来回,学完手艺还能带着刚做好的成品回去,多好。”王师傅说。
美食是文化的载体,高铁是连接的纽带。襄荆高铁的建成,不仅是交通的进步,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经济的联动。襄阳牛肉面与荆门蟠龙菜,作为两座城的“美食符号”,将通过这条“钢铁长龙”,走出“地域局限”,形成“区域协同”,让两座城的美食与文化,从此“触手可及”。
“楚韵千年铁龙啸,穿山越江贯三城;经济脉动连古今,一轨风驰楚地兴。”从驿道马蹄到高铁鸣笛,变的只是载体,不变的是对“通”的追求。襄荆高铁不仅是一条高铁线,更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纽带”——它让襄阳的科教资源与荆门的工业基础高效对接,让千年“天下腰膂”的枢纽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动能。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