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9月20日电 (陈梅)“猪也住‘空调房’?”“一个人就能管理这么多头猪?”连日来,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由深圳数影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用验证的“未来猪场智能养猪整体解决方案”引来民众惊叹。
这款方案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实时可控的“云端猪场”。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设立的“AI+农业”展区,汇聚众多先进技术,显示古老农业正向着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未来猪场智能养猪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应用于国内外100多家中大型养殖企业,服务猪只数量超过500万头。其核心智能设备之一“精喂仪3.0”于9月17日在广西贵港市发布,它是基于20万头母猪养殖数据打造的全周期猪只精准营养模型,能实时分析猪只体况与需求,自动计算生成猪只阶段最佳营养计划,动态调整饲喂策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提升猪只健康水平和母猪产健仔率。
东盟人口基数大,目前正受疫病、畜禽养殖污染、规模化转型发展等挑战。深圳数影科技国际客户部东南亚板块负责人蒙顺忠表示,“未来猪场智能养猪整体解决方案”已引起东盟市场关注,目前已有500多套智能设备发往越南,即将投入运行,他说:“东盟市场后发优势明显,蕴含巨大商机。”
当前,生猪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要做到生猪稳产保供,必然要走规模化养殖道路,同时还要给高效、优质产能提供空间。蒙顺忠表示,智能化是未来养殖方向,它能够提升人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利润、追溯食品安全等。
农业不只是经验学。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土谛AI”系统也备受关注。用户仅需提出问题,不出10秒即可获得包括可行性及改种建议在内的专业答复。该系统可调用气象、土壤、政策等多维数据,生成万字种植方案,堪称“口袋农业专家”。目前该系统支持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多国语言。
此外,捷佳润还推出“数字大脑”和“AI巡园”系统,实现远程水肥控制、生态监测和异常识别等功能。目前,该体系已应用于6个国家,其中老挝一处4000亩香蕉园通过引入其精准灌溉系统,节水超过50%。
“AI+农业”绝非在实验室闭门造车。近年来,广西农投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构建现代蚕桑数智实验室体系,通过自建算力中心、素材库、田间地头的实验室研制AI系统。其中,素材库来源于6000余户蚕农多年的实际生产情况,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目前识别率已达到85%,预计明年可上线。
依靠智能化,2024年广西农投时宜养蚕成功率达9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该公司总经理陈国民强调,单有智能设备不足以应对复杂农业生产,必须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他认为,数智农业是从经验化、标准化再到数字化的长期过程。陈国民说:“起初经验老到的农户并不相信科技,但随着成效显现,他们也意识到,科技能够改变农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