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应妮)近年来,票根经济逐渐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新引擎。“运河上的通州”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品牌活动——票根经济专场交流培训日前在京举行,通过实地调研、主旨演讲、案例分享与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度探讨了如何以“票根”为纽带撬动文旅消费新增长极,为副中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参观调研现场。刘镇豪摄
今年4月,通州区创新组建“运河上的通州”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旨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文商旅体农+”产业融合创新,构建新型区域发展模式。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林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票根经济专场交流培训,进一步激活联盟内部资源潜力、深化成员单位协作;同时,让更多优质企业直观了解联盟的平台价值,为后续拓展合作领域、壮大联盟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实地调研环节,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走进北京市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声音艺术博物馆,通过聆听百年设备的声音档案、体验沉浸式声场空间,深切感受“票根”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与体验价值。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院长蒋依依作主题演讲。刘镇豪摄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院长蒋依依带来《小票根,大经济:以“票根经济”激活副中心文旅消费新引擎》的主题演讲,她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现状与机遇,从数字赋能、联动拓展、情感强化、业态融合和体验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票根经济的前瞻发展路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吴丽云则在《票根+文旅,释放消费新活力》的主题演讲中,聚焦实践案例分析了“票根+”如何延伸消费场景、释放市场潜力,系统阐述了票根作为“消费引擎”的多维价值与实施路径。
北京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馆长助理胡畔在交流中特别强调了联盟对文化场馆发展的实际意义。“加入‘运河上的通州’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不仅有助于打破场馆单打独斗的资源限制,更能够通过联合推广形成区域文化集群效应,有效提升博物馆的公众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