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1 00:10:00 股吧网页版
科创院士谈|冷劲松:材料科学必将从智能材料走向智慧材料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秦新安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材料科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材料科学也有望迎来又一次飞跃的机会。

  9月19日上午,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冷劲松,围绕“具身智能:智能材料与人工智能”主题作了专题分享。

  在冷劲松看来,智能材料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前沿方向,而它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智慧材料”,更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未来。

  智能材料:能感知、会响应、可变化

  什么是智能材料(Smart Materials)?

  冷劲松回溯了这一概念的发展历程。1989年,日本科学家首次提出智能材料的概念——能够感知环境变化、作出判断、执行指令的新型材料。在他看来,人类自身就是最极致的智能材料系统:“人体拥有作为传感器的皮肤神经、作为驱动器的肌肉组织、作为支撑结构的骨骼,甚至具备自我修复能力(伤口愈合)。”

  冷劲松以“能否主动变化”作为区分传统材料与智能材料的关键标准,“能随外界刺激改变形状、软硬、颜色、功能的,才称得上智能材料”。这类材料往往具备感知、驱动与信息处理一体化的特征,无须传统机械或电机结构,仅通过电、磁、光、热、溶液pH值等外界条件即可触发响应。

  目前学界共识:与传统“静的”材料不同,智能材料是一类能够“动的”材料,主要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电致活性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压电材料及电/磁流变材料等。智能材料具备主动可控变形、变性能和变功能等特点,可为航天航空、生物医疗、增材制造和柔性电子等领域带来变革性和颠覆性的创新。

  报告中,冷劲松系统梳理了至少二十类智能材料及其典型应用:

  压电材料:可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用于振动控制、精密驱动;

  形状记忆合金:如心血管支架,加热后展开支撑血管;

  磁致伸缩材料:用于超声换能器与微位移装置;

  电流变/磁流变材料:可通过电场/磁场改变黏度,应用于汽车自适应减震器等;

  介电弹性体:通电可发生大形变,用于软体机器人仿真运动;

  光致变色材料:如波音787舷窗、变色眼镜;

  力致变色材料:通过颜色变化可视化应力分布,用于结构监测;

  自修复材料:如自愈合汽车保险杠;

  形状记忆聚合物:可设计响应温度、光、溶液等不同刺激;

  柔性太阳能电池帆板:应用于低轨卫星能源系统;

  4D打印结构:随时间或环境改变形态与功能;

  人工肌肉材料:用于仿生机器人面部表情控制;

  传感型纤维:如汗孔自适应调温服装;

  变刚度结构:用于可展开帐篷、应急梯;

  智能窗体系:实现自动调光、透气与图案变化;

  液态透镜:通过调节折射率实现光学变焦,可用于智能手机;

  变形模具与管道:用于复合材料成型及石油井下修复;

  防伪标识材料:如热触发三维码、智能瓶塞;

  食品级变形材料:如遇水自成型意面、巧克力;

  脑机接口执行材料:通过生物电信号控制假肢或外围设备。

  这些材料已在航天航空、医疗健康、智能制造、能源电力、建筑家居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AI赋能,让材料“活”起来

  人工智能技术为智能材料的蝶变提供了可能。

  冷劲松介绍,在智能材料的基础上,中国首次提出了“智慧材料(Wise Materials)”的概念。通过对智能材料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和学习,智慧材料能够实现“类生命”自主决策与响应,具有强生存、强适应、强自主、自生长等特性。

  冷劲松说,智慧材料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建立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理解和判断,从而自主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这种“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类生命特性”的高度集成,不仅能够感知、响应、变形和修复,更具备自决策、自适应甚至自生长能力。

  冷劲松展示了智慧材料的多个前瞻应用,如通过肌电信号控制智能材料假肢完成抓握动作;利用眼球运动电信号驱动可变焦距透镜;结合脑机接口,以“意念”操控材料执行喝咖啡等复杂任务。这类系统正逐步模糊生物与非生物的界限,向着具有环境意识、自主响应能力的“类生命材料”演进。

  “当前的具身智能系统强调感知、决策与控制,但执行仍依赖传统电机与机械结构。”冷劲松说,“若将执行层替换为智能材料,实现‘机体智能’,就有望真正走向‘身智融合’。”

  智慧材料塑造明日世界

  基于智慧材料的智慧结构与系统,将赋予高端装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自主执行任务”三位一体的能力,引领航天航空、生物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迈入智慧化新时代。

  根据多家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智能材料市场规模最高有望达到2500亿美元。在冷劲松看来,随着AI、脑科学、生物技术的交叉融合,智慧材料将深刻重塑多个产业面貌:

  在医疗领域,可降解个性化支架、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组织再生支架等,将实现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治疗;

  在能源领域,柔性光伏发电装置、海浪发电材料、智能电网监测系统,可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在日常生活中,自适应家居、智能穿戴、个性化玩具、食品加工等新形态产品,将大幅提升生活品质与趣味性;

  在安全防护方面,洪水应急屏障、变形救援设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为城市与民众提供更强保障。

  冷劲松坦言,目前,中国在基础研究与部分尖端领域(如航天柔性电池板)已国际领先,但在消费品转化、产业生态建设上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材料是基础,但要与终端应用紧密结合。我们需要更多跨学科合作,联动企业加快产品化步伐。”

  在报告结尾,冷劲松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经典名言——“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来表达他对智慧材料的由衷赞美。

  “材料如果能变化,能够适应环境,变成你需要的颜色、形状、软硬、大小、功能,肯定比不变好。”冷劲松说,变比不变好,这正是智能乃至智慧材料的本质魅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