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严曦梦)9月20日,科学界在上海发起“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脑图谱大科学计划”),全球范围内对灵长类脑图谱研究的系统性合作正式启动。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计划将对医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据悉,介观脑图谱研究是开启大脑奥秘的一把关键钥匙。它致力于绘制精细的“大脑地图”,通过精准定位神经细胞、解析神经网络连接,为深入理解脑功能机制、攻克重大脑疾病以及推动类脑智能技术突破,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
蒲慕明表示,脑图谱大科学计划将对医疗领域产生直接影响。解析大脑结构与网络有助于理解脑疾病的发生机制,从而推动诊断、干预和治疗手段的创新。另一方面,它也将为脑机接口、物理调控大脑等脑机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并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代演进带来重要启发。
“大脑用极少的能量就能完成极其复杂的任务,这是人工智能一直渴望突破的瓶颈。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大脑结构来改进人工智能,使之更高效、更节能。”蒲慕明说。
蒲慕明介绍,脑图谱大科学计划与国家和全球的共同需求高度契合。作为该计划的执行组织,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已汇聚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名成员,未来还将持续扩容。联盟在科研资源与人才结构上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合作潜力,为推动计划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项计划由中国科学家率先发起,意义非同寻常。”蒲慕明说。他将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比作脑科学领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上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与完成极大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今,介观层面的脑图谱研究同样有望成为理解大脑结构与功能的“里程碑工程”。
蒲慕明表示,绘制脑图谱只是第一步,就像基因组计划解决了基础序列问题,但基因调控、相互作用等更复杂的科学问题仍需持续探索。未来,脑科学研究将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逐步揭示人类大脑最核心的奥秘。
当日发布的《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对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未来十年的核心任务进行了系统布局。根据白皮书,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性、开放协作的科研网络,协调技术开发和脑图谱研究的国际力量;统一技术标准与数据规范,促进图谱绘制技术、关键设施、分析技术的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