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杨康通讯员潘登
县域强,则全域强;县域兴,则全省兴、国家兴。
在今年的全国百强县榜单上,湖北八地上榜,四地进位,入围数量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可以说,“县域强”构筑了湖北“建成支点”的底座支架,以仙桃为代表的“县域群雄”尤其功不可没。
自2017年重返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以来,仙桃已连续9年争先进位,当前位列第52位,连续5年稳居全省首位,也是3年来湖北省内唯一的千亿级县域经济体。
9月18日,湖北省委党校2025年秋季学期第1期县(市、区)长进修班31名学员集体到访仙桃,探寻其昂扬向上的发展密码。
项目攻坚的“仙桃速度”
健鼎四厂实现“签约即开工”
驻足健鼎(湖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学员们沉浸式感受着仙桃电子信息产业跃升脉动。
明亮整洁的车间里,一台台智能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机械手臂灵活地完成着放板、检测、翻面等工序,而每班仅需3人进行值守,高效且精准。
自2010年落户仙桃至今,健鼎电子产值增长13倍,客户遍布京东方、小米、三星、戴尔、特斯拉等行业巨头,产品远销至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8月27日,健鼎电子有限公司与仙桃签署协议,追加22.75亿元投资建设四厂。
“健鼎电子四厂‘签约即开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万平方米高品质印制电路板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健鼎电子财务处及进出口处处长吴杰颖预计,凭借智能化生产流程与绿色制造标准,健鼎有望冲刺百亿产值规模,进一步夯实仙桃在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
仙桃市委书记孙道军说,“签约即开工”是仙桃项目推进的新常态。
2024年底,合源锂创固态电池20GWh智慧工厂项目签约仪式结束后,挖掘机直接开进现场开始土地平整。这个投资150亿元的重大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几乎零时差。
文旅融合的“沔阳样本”
水乡秘境引八方来客
徜徉在匠心独具的沔阳小镇,学员们注意到,这个从一片鱼塘中走来的文旅融合项目做活了“水文章”。
湖北文旅仙桃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亮介绍,沔阳小镇由鄂旅投与仙桃市政府联手打造,定位为具有江汉水乡风情和沔阳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活类小镇。
“我们先后推出龙舟体验、水上飞人、清水摸鱼、桨板COS等极具江汉平原水乡特色的互动游戏。同时围绕‘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沔阳经典典故,精心编排了情景舞台剧、水上剧、皮影戏等众多文娱节目。”石亮说,从上无寸瓦下无寸土,到如今荆风楚韵建筑傲然挺立,沔阳小镇已经成为传播大沔阳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平原湖乡文化的重要载体,带动排湖旅游实现人次收入双增长、人气口碑双提升,周边渔民吃上了“旅游饭”,户均增收2万元。
逆势突围的“仙桃策略”
“一块布”持续裂变扩张
从“1000亿扩容”到“2000亿雄心”,仙桃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学员们关注的焦点。
“保持发展定力,向创新要增量。”孙道军从“一块布”说起,将仙桃的向“新”之路娓娓道来。
1986年一张意外的“外贸订单”,点燃了仙桃非织造布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也让仙桃成为全国首个“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一块布”的年产值曾高达447亿元。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非织造布产业发展陷入困局,产业发展后劲愈发不足。
如何才能逆势突围、破局成棋?
仙桃咬紧牙关,把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作为主攻方向。
出台促进非织造布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八条”等措施,高标准建设非织造布产业园区,推动全市非织造布产业新建重点项目集中入园,目前非织造布年产能120万吨,占全国12%。
每年投入1000万元技改资金,撬动市场主体投入近10亿元实施设备迭代更新,推动恒天嘉华、拓盈、唯美医疗等一批龙头企业“智改数转”,全市近60%非织造布企业智造升级、产能焕新。
聚焦细分领域培育“隐形冠军”,湖北拓盈新材料透气膜全国市占率40%,恒天嘉华高品质熔喷布全国市占率15%以上。
“目前,仙桃正着力打造现代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培育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4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前瞻性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2个新兴产业。”孙道军说,抓好精织“一块布”、精配“一台车”、精链“一光电”、精养“一条鱼”、精营“一个园”五大特色,仙桃有着咬定青山、久久为功的坚定,以及夯基垒台、接续推进的韧劲。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