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1 22:06:01 股吧网页版
让科技萌芽长成产业大树!2025浦江创新论坛多维度赋能未来产业
来源:证券时报

  主题为“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继续发挥“创新产业动员令”的功能,一大批未来产业的前沿科技成果发布,若干个推动前沿赛道协作发展的平台启动建设。

  本届论坛还打造了企业与科研团队之间的技术供需“快车道”。同期举办的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面向全球发布超10000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金总额超200亿元,这些需求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20多个前沿领域。

  为项目找资本,为资本找项目……在发挥创投作用方面,同期举办的2025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搭建创业项目与资本对接、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联合各方构建硬科技投资生态圈。

前沿科技成果“潮涌”

  量子技术、可控核聚变、脑机接口、硅基光电子……本届浦江创新论坛上,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发布,若干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协作平台启动,基础研究的“冷思考”和产业转化的“热实践”交融展示。

  2025介观脑图谱国际研讨会上,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发起成立,并发布了《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

  脑科学是21世纪前沿科学领域之一,而介观脑图谱研究是开启大脑奥秘的一把关键钥匙。它致力于绘制精细的“大脑地图”,通过精准定位神经细胞、解析神经网络连接,为深入理解脑功能机制、攻克重大脑疾病以及推动类脑智能技术突破,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

  根据《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未来十年将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图谱研究领域实现三大突破:一是绘制首个全面的具有细胞类型特异性的灵长类全脑介观联接图谱;二是通过整合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蛋白质组、表观遗传组等数据,建立单细胞分辨率、多组学的灵长类脑细胞图谱;三是绘制突触的精细三维结构图谱,识别与认知等脑功能相关的突触特征标记。

  硅基光电子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创新向规模化产业化跃迁的关键阶段,学术研究与应用落地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双向加速态势。在这一进程中,硅光制造平台作为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其技术演进与生态构建正日益成为推动全链条创新的重要力量。

  记者从本届论坛上获悉,上海硅基光电子概念验证平台已启动建设。平台扎根于上海市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构建技术验证和市场可行性验证的“双验证”能力,验证硅光创新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的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支持和加速创新技术的迭代和成熟,推动创新成果产业转化。

  在协同孵化上,上海硅基光电子概念验证平台将协同未来产业基金、张江高科等进行产业孵化,以项目经理人制度为核心,联合中科创星等外部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做好创业孵化、技术投融资、渠道构建等市场资源对接,整合资源助力项目转化,探索“科研—产业—资本”模式。

“转化门诊”助力成果转化

  为助力科技成果转化,2025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打造“1+3+365”展会对接模式,分别为1个InnoMatch供需对接平台在线服务全生态,3天展览展示+活动要素集聚全球化,365天持续对接全流程。

  海智在线是一家工业零部件数字化平台。在其展台,海智创新验证研究院供应链负责人张旭宁忙着接待客户。“一位大健康智能检测领域的客户,目前产品遇到瓶颈,分别是原型机推广时被反馈价格较贵以及工厂批量化生产的稳定性不足,为此,我们一方面建议客户优化工艺结构,另一方面将产品按工艺拆分后分配到不同工厂生产,最终有望满足客户需求。”张旭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5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的特色服务板块“转化门诊”则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对接服务。其中,生命科学成果“转化门诊”邀请20余位来自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法律、投资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为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1对1咨询与全流程陪跑服务。

  “转化门诊”协办方之一的上海探九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目前承接“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项目。该公司执行董事王应陈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师大是公司第一批承接的高校,自去年以来已对接了50—60个项目,目前成立公司的已有3家,“以开放垂域智能体AI Agent生态平台ZZZ4Ai为例,我们作为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帮其搭建了团队,梳理商业模式,对接行业资源,并帮助其拿到三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清松资本股权投资部董事总经理罗玺此次专门到“转化门诊”来挖掘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早期“种子”项目。他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物色了一家益生菌企业,“目前生物医药领域与海外的差距在逐渐缩短,部分领域已从跟跑到几乎追平。这就意味着,布局该领域的投资机构要挖掘更早期的项目,不能在办公室等项目找上门,而要冲到最前面,找源头创新,去接触更早期的项目”。

  据悉,“转化门诊”自开设以来已累计对接项目374个,遴选50余项具备商业潜力的成果,已有19个项目进入准概念验证阶段,10个项目完成赋权成立公司,转化合同金额超3亿元。

搭建创业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

  2025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将通过“一会一赛一展”搭建创业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在主论坛上,上海未来启点社区正式启动。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魏凡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社区将发挥“超级链接器”的作用,打造一个颠覆式创新不断涌现的生态。据透露,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和上海未来启点社区将共同进行新范式的探索,包括实验室公司、一人公司和硅基组织等。

  当天,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正式成立,汇聚国内顶尖投资机构和生态伙伴,致力于构建硬科技投资生态圈。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获悉,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国投、深创投和中科创星等均在列。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黄丽宏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盟汇聚早期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CVC产业资本,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应用的跨越,助力早期创业项目更快地完成成果转化。

  上海国投公司总裁戴敏敏透露,在未来产业领域,上海国投公司加大力度关注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下一代具“生”智能,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光刻机光源等重点细分赛道。

  “最好的投资是与创新者共赴星辰大海,发挥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的作用,打造科技创新成果涌现的雨林生态,推动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到成果转化的‘产业江河’。”戴敏敏说,当前,上海国投公司构建基金和策源两大体系,通过“上海国投系”基金矩阵,撬动了1200多亿元社会资本,实现6.3倍放大效应。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