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彤通讯员谢毅杜乂旻解家卫
“罗院士仔细询问了各类智能农机的作业情况,鼓励我继续坚持走智慧农业之路。听我说想引进他在广州示范的水稻无人农场技术,罗院士非常高兴,立刻表示愿意和我的农场合作。有这么多专家助力,我感到信心更足了,更有干劲了!”9月20日晚,回想白天的一幕,襄阳市襄州区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杭世伟依然心潮澎湃。
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罗锡文、王汉中、李培武以及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有关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高性能播种关键部件及智能播种机创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等专家专程来到他的合作社,参观由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打造的全国首家油菜种植无人农场,对农场示范的油菜无人化种植技术系统以各类油菜耕播新装备,由衷点赞。
看到专家们肯定的眼神,杭世伟明白,自己坚持的路没有错,“通过科技赋能、资源整合,农业也能是‘有奔头’的产业。”
和大多数农村年轻人一样,杭世伟也曾早早离开家乡,在大城市奋斗。2015年,襄州区出台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包括贴息贷款、土地流转补贴等,他回乡联合5户农户创办了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
头脑灵活、踏实肯干的他,通过规模化农机服务、智慧农业技术推广,慢慢网络社员超百户,拥有各类农机设备160多台套、以及6组日烘干能力120吨的烘干机,还建起厂房2000平米、晒场4000平米,固定资产总额达2300多万元。
合作社整合周边农户的农机261台套,提供耕、种、管、收、烘、储、销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等全程机械化服务,覆盖襄州及周边多个乡镇,年作业面积超30万亩。同时,采用“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与多家农业企业签订协议,每年粮食种植订单超5万亩,粮食收储烘干量超1万吨。
就这样,杭世伟不仅实现了个人创业梦想,还带动周围村镇的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的“领头雁”,被中国农机协会评为“最美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称号,2023年获得“农民高级工程师”职称。。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单位”“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2019年起,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支持以及华中农业大学指导下,创建无人化试验示范农场。项目以北斗导航技术为支撑,为信息技术、北斗导航、自动驾驶与传统农机技术的有效融合,力争实现农作物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降本。
“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索,改变人们对传统农业的印象,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热爱农业、投身农业。”杭世伟透露,目前他的无人农场面积1100亩,通过大数据平台以及成套智能农机装备加持,已实现油菜耕、种、管过程无人化,下一步将在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加快攻关油菜收获无人化环节。
“我们农场一年种植两季作物,油菜和水稻。如果能引进示范罗院士团队的水稻无人农场技术,就能实现稻油轮作周年生产无人化。到那时,就是真正的无人农场了!”他满怀期待。
“我已经答应了杭总,明年水稻播种时,我再来湖北与他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数字化、智慧化成为发展新趋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既要面向产业园,也要面向有想法、有意愿的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相信通过推广示范,更多智能农机装备将走向田间地头,造福更多农户。

【责任编辑: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