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信基金杨超:构建四维投资框架看好芯片和大飞机方向
◎记者赵明超
过去几个月来,市场稳步上行。接下来行情将如何演绎?站在当前时点,看好哪些投资机会?金信基金研究总监杨超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市场估值仍在合理水平,低利率环境有望推动更多资金流向权益市场。在中国科技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背景下,看好科技板块后市机会,尤其是国产芯片和国产大飞机。
杨超构建了周期、成长、主题、市场风格四大维度的投资框架,从精选阿尔法角度出发,在全市场精选行业及个股配置。
具体来看,周期维度是投资框架的基石,成长维度解决的是投资空间问题,主题和市场风格维度则是帮助提升投资效率。“如果选择的板块既能处于周期底部拐点,又能与市场热点主题和风格契合,收益空间会更大,投资体验也会更好。”杨超说。
杨超表示,在投资组合中,不会主观设定各要素的占比比例,而是根据不同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在市场比较弱、风险偏好低的时候,周期底部因素的权重会更高一些;如果市场较好,可能会对成长性、主题热点给的权重更高。”杨超说。
在杨超看来,在左侧逆向布局并非“盲目抄底”,须综合平衡“时间成本”与“收益空间”,左侧布局要找短期盈利有改善迹象的标的,避免长期等待;同时要结合成长属性,寻找空间大的标的。同样是周期拐点,芯片行业因国产替代的成长逻辑,收益空间比传统周期行业更大。
从过往的投资案例看,2024年杨超对芯片股的投资,就是上述投资框架的实践。当时芯片行业经历两年下行,行业龙头股纷纷跌至历史底部,杨超发现部分企业“库存消化完成,还推出了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遂果断进行布局。“一方面是周期底部,另一方面国产替代打开成长空间,还契合了科技赛道的市场风格。”他表示。
对市场中长期表现,杨超持积极态度:一是中国科技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二是市场估值仍在合理水平;三是当前的低利率环境,有望推动更多资金流向权益市场。
对于具体的投资方向,杨超看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半导体芯片方向,主要逻辑是“周期拐点+国产替代”,叠加AI赋能打开空间。国内企业在模拟芯片、晶圆代工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加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部分优秀公司的市值和估值,还没反映其全球竞争力,长期来看有重估机会。
二是大飞机产业链,随着国产化的加速推进,业绩释放期正在临近。随着大飞机交付量增加,产业链上下游会逐步进入业绩释放期。
三是创新药板块。近期海外大药企频繁购买国内新药权益,说明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在提升。不过,由于创新药贝塔行情前期演绎得较为充分,在选择标的时要深入研究,后续要聚焦研发管线和产品竞争力。
四是周期性行业及部分消费行业,随着政策逐步落地,也有望迎来周期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