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打造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在总体目标上,《通知》提出,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即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打造500条“银发金街”、500个“童趣乐园”,推动一批基础型、提升型便民生活圈转变为品质型,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0%以上。
记者注意到,此次《通知》中有不少新提法,比如打造“银发金街”,描绘了未来社区为老服务发展的新图景。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表示,“一老一小”是社区中活动时间最长的两个群体。从今年3月调查收集的10万份便民生活圈电子问卷分析看,有些地方社区食堂、老年文体、中医诊所等适老化业态不足,老年用品、上门护理、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缺乏,成为社区居民的痛点难点问题。
李佳路说,为此,此次出台的文件明确要求各地把养老服务作为便民生活圈的必备业态,作为试点选取、建设、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补齐为老服务设施短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依托社区商业中心、街区,打造一批“银发金街”,通过引导各类为老服务业态适当集中,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效应,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李佳路同时指出,儿童也是重点关注的服务对象。在便民生活圈中,将鼓励社区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开展适儿化改造,建设母婴设施。依托社区商业中心、街区打造一批“童趣乐园”,发展儿童书店、IP乐园、托育托管、亲子餐厅、青少年运动馆等,为广大家庭带娃“搭把手”。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也表示,将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作用,支持以城市为单元组网运行的社区普惠托育服务设施,多渠道增加普惠托位供给,支持幼儿园延伸发展托育服务。加大“空间”保障力度。指导各地落实场地、税费等优惠措施,落实新建小区与配套托育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市更新加快补充托育服务设施。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认为,此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对“一老一小”作出重点部署,给出量化指标,既体现了对民生的保障,也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
洪勇进一步分析,政策加码有望推动养老机构建设、居家养老服务、托育园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加快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协同扩张。资本市场上,将可能利好医养结合、养老地产、托育教育、健康管理、养老保险等板块,相关上市公司将在政策驱动和需求释放中迎来新的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