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2 13:01:30 股吧网页版
周鸿祎直播谈炒菜机器人
来源:上海证券报

  9月21日晚,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亮相直播间,对谈橡鹿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杨建成。

  周鸿祎直播现场上证报记者刘暄摄

  把净菜放入机器,操作者只需点“开始炒制”,并负责炒制完成后的装菜、出菜,中间过程全自动化,配料由厨师掌控,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

  “我觉得锅气十足!作为一个对吃有要求的人,我都分不清到底是机器人炒的还是人工炒的。”周鸿祎在当晚品尝菜肴时如此评价。

  周鸿祎评价“锅气十足” 上证报记者刘暄摄

  周鸿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炒菜机器人能有效解决当前中国餐饮业几个难题:第一,消费者都希望吃到现炒现做的热乎菜;第二,很多餐厅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去聘请或留住好厨师,厨师这个行业本身也面临劳动力短缺。

  记者注意到,这已不是周鸿祎首次接触炒菜机器人。不久前,周鸿祎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曾体验过炒菜机器人。

  当前炒菜机器人已在餐饮行业加速落地,在商用场景中可实现高效出餐、标准化操作与人力成本压缩。京东等企业正推动规模化部署炒菜机器人。例如,2023年底,京东就向橡鹿机器人注资数千万元;2024年7月,橡鹿机器人又获得京东近2亿元的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橡鹿机器人成立于2021年,目前公司旗下的炒菜机器人已逐步进入企事业单位团餐、酒店厨房等。公司表示,其炒菜机器人目前出货量在1万台左右。

  杨建成对上证报记者表示,AI炒菜机器人将助推中国餐饮进入万店时代。

  炒菜机器人上证报记者刘暄摄

  在杨建成看来,2025年该行业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过去一年已有超过1240家客户签单公司的炒菜机器人,其中大多为头部餐饮连锁品牌,覆盖全国179个城市,这一数据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行业对该类设备的接受度已进入临界点。”

  杨建成认为,当前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主要体现在经济性和技术成熟度两个方面。“从经济性来看,橡鹿机器人实现了高效的人机协作。一个厨工操作两台机器,其出品和效率相当于三个大厨。这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为餐饮企业节省了大量开支,有效缓解了人力紧张的问题。”

  对于未来三年的发展趋势,杨建成预测将出现场景分化和AI深度介入两大趋势。“场景分化意味着将有更多适应不同餐饮场景类型的机器人型号出现。比如,快餐店需要高效、快速的炒菜机器人,而高端餐厅可能更注重机器人的烹饪精度和个性化定制能力。”

  《世界炒菜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5年炒菜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7亿元,到2030年可能突破百亿元。

  面对炒菜机器人的市场前景,部分观点认为机器人虽能替代重复性劳动,但“家的味道”等情感维度仍难被机器复制。

  对此,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刘振泽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炒菜机器人的本质是工业化逻辑向烹饪场景的延伸,核心价值并非取代人力,而是以技术手段解决餐饮行业“标准化产能不足”与“人力成本高企”的痛点,“即在B端连锁餐饮、团餐等场景中,其通过算法固化成熟配方,规避人工操作的随机性,实现百份菜品口味统一,这也是人类厨师批量作业难以企及的效率优势。”

  刘振泽进一步分析,“家的味道”难以复制,本质是情感化、非标准化经验的不可量化:家庭烹饪中“少放半勺盐”的直觉、“火候再焖两分钟”的经验,源于对家人口味的长期感知,这类附着情感的变量远超当前算法“动态调火”所能覆盖的技术边界。

  他坦言,未来炒菜机器人向C端渗透方面,成本下探与算法迭代是基础,但核心仍需回归“工具属性”。“它能成为家庭厨房的高效帮手,却无法替代人类厨师基于生活体验的风味创新。”

  刘振泽认为,最终的行业生态,应是机器承接重复性劳动,人类守住烹饪中“感知与创造”的灵魂,二者形成互补而非对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