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2日电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时介绍,《方案》总体目标是推动钢铁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此部署了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对稳定工业增长,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钢铁行业持续下行,稳增长压力较大。具体表现在:一是钢材消费达峰,需求持续下降。二是近年行业处于微利状态,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三是环保和双碳约束进一步趋紧,绿色低碳转型更趋紧迫。在此背景下,五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总体目标确定是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该负责人表示。
其中,在量的增长方面,提出了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发挥好支柱产业的压舱石作用,守住稳增长的底线,同时又要促进行业经济效益的回升,避免持续下行的局面。
在质的有效提升方面,引导行业和企业破除粗放的产能扩张、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更加注重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基于上述背景和目标,《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强治理、优供给、促转型、扩消费、增合作等,共提出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
一是聚焦消费达峰、需求下行突出矛盾,提出加强行业管理,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促进供需动态平衡、优胜劣汰。
二是聚焦提升供给质量,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稳定原燃料供给,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三是聚焦行业改造升级,提出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工艺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四是聚焦扩大有效消费,提出挖掘钢材应用需求,深化钢铁与船舶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积极推广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中小跨径桥梁等领域应用,激发释放消费潜力。
五是聚焦深化开放合作,提出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维护出口竞争秩序,优化钢铁出口产品结构,依法依规开展钢铁产品国际贸易,引导钢铁产品与装备、技术、服务等协同走出去,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另据该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钢铁稳增长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方案》提出了3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方面,强调央地协作、部门协作、行业自律,协同抓好任务落实。
二是政策支持方面,用足用好现有财税政策,落实市场化、法治化、有扶有控金融政策,强化人才培养。
三是运行监测方面,通过常态化运行监测、产能预警机制等手段,强化监测调度,保障行业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