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22日电 22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系列活动——2025顶尖孵化器大会在临港召开,会上发布了《2025上海市孵化器生态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共包含五大章节,对上海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主要成效、典型案例及政策经验进行了总体概述、客观描述和深入分析,引发业界关注。
《白皮书》指出,上海不断以完善孵化生态为核心,打造产业孵化培育新引擎。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集聚了各类孵化载体580家,累计孵化空间面积达435.6万平方米。这其中,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集聚的在孵企业占比近21%,科技服务业在孵企业占比近30%。“招商科创REIT”“认股权”等新型孵投联动模式加速涌现。跨境服务能级持续提升,创业首站社群举办各类国际双创活动累计160余场,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白皮书》显示,上海正在以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为牵引,培育创新孵化新范式。自2023年11月,上海市陆续启动12家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从新赛道突破到区域集聚,“超前孵化+深度孵化”不断提升“浅水区-中水区-深水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形成了高层次人才驱动模式、产业生态打造模式、服务科学家模式、深度专业服务模式、孵投联动赋能模式、跨境资源融通孵化模式六类孵化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7家高质量孵化器的在孵企业中,三大先导产业在孵企业占比超50%,在孵企业当年新获投资额占全市科创载体超20%。璞跃上海、XNode创极无限等高质量孵化器积极开展跨境加速合作,为科技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搭建起了桥梁。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上海正在以建设孵化集群为抓手,构建区域科创“核爆点”。上海市各区以差异化路径积极构筑孵化器生态,源源不断地形成新质生产力。例如,浦东新区围绕张江科学城打造科创核爆点,形成了高质量孵化器生态集群;徐汇区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高地;杨浦区依托“三区联动”的发展基础,致力于建设创新创业最佳实践地;闵行区依托“大零号湾”加快创新策源,集聚培育硬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