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2日电近日,第三届数字生态与治理论坛暨数字生态指数2025发布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会议由济南市大数据局指导,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和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承办。
在会上,《数字生态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该系列报告已连续六年发布。报告重点剖析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规律,为国家对外积极调整全球数字治理战略定位,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实现数智化转型提供决策依据。
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宋洁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机共生正日益成为数字生态的显著特征。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发展潜力巨大,这得益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能力与数字应用三大支柱的长期稳健发展。当前,“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大城市积极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呈现出争先恐后、竞相发展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数字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尤为关键。然而,数字能力往往需经过长期持续培育,这也是各地区推动数字生态迈向繁荣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据了解,此次报告重点对国际数字生态格局进行了持续追踪评估。当前中美在数字领域的竞争持续深化,两国发展路径与优势呈现明显差异。中国在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加之持续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美国则在数字中心建设与数字产业链布局上依然保持领先,体现出其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领域深厚的积累和先发优势。同时,报告还重点关注了金砖国家数字生态的发展态势。研究显示,技术创新能力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推动金砖国家数字生态差异化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当前,金砖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发展潜力和日益增强的协同合作趋势,正逐步成为金砖合作机制中的新增长点,并为“全球南方”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发布会上,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王娟发布了《黄河流域数字生态发展报告2025》。王娟博士认为,繁荣数字生态已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年度的数字生态指数研究显示,沿黄九省区呈现出七大城市群多元并进、十大城市多极引领的梯度发展格局。报告还深入剖析了当前黄河流域数字生态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希望能通过深度的生态融合与系统赋能,进一步增强区域间联动合作,全面推动高质量与跨越式发展的实现。
济南市大数据局副局长王越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袁晓如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字生态”理论与“数字济南”实践,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新型人才培养。济南市大数据局紧抓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强省会战略机遇,全面部署数字济南建设。实验室将深度参与济南市数据要素与大模型技术在重大场景和项目中的应用,整合多方资源与人才,助力济南城市数字化发展。
会议还举行了人工智能、数智治理、大模型与低空经济、可信数据空间四场平行分论坛,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家高校、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作报告分享。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本次论坛汇聚多领域顶尖学者与专家,通过高水平报告和分专题研讨,促进了数字生态与治理的跨学科对话与合作,为推动数字技术前沿探索、促进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服务数字中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