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21万亿、100万亿,A股市场“十四五”期间在分红回报、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及总体市值等方面,都跃上了新台阶。
9月22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披露的一系列数字,直观地展现了中国资本市场过去五年的显著变化。同时,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从四个方面持续着力,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投融资协同推进,A股站上百万亿
A股市场总市值在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总市值增加,源自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和上市公司吸引的投资者“真金白银”增加。
从融资端看,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其中,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成为近年来上市的绝对主力。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据吴清介绍,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为更加包容优质企业上市,今年6月以来,在科创板推出设置成长层等举措,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也迎来首单受理。
从投资端看,相比“十三五”,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力度在近五年显著增强。吴清称,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另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A股市场近五年实施股份回购5500亿元,处于历史最平。
从市场稳定性来看,“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在市场吸引力增强的背后,中长期资金是重要支撑力量。据吴清披露,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此外,外资持股市值也在不断提升。据吴清介绍,“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到3.4万亿元。
四方面持续着力
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去年“9·26”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明显增强。但同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区块链等技术快速发展,不仅深度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也在深刻改变着“科技-产业-金融”的融合发展态势。
“在新的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完善我们的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吴清表示,下一步将从四大方面持续着力。
一是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支持创新,更好支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茁壮成长。这需要进一步提升制度包容性。
二是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努力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共享成长。
三是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支持上市公司深耕主业、做精专业,强化董事、高管、控股股东等“关键少数”责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股权文化,夯实市场“稳”和“活”的微观基础。
四是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落实主责主业,依法从严监管,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把该管的管好,同时坚持严而有度、严而有效,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促进高质量发展。
“做好资本市场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吴清表示,展望未来五年,既信心满满,更有着沉甸甸的责任。未来需要一个又一个五年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