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齐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以下是发布会要点汇总。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20%
潘功胜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储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潘功胜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是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人民银行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今天新闻发布会主要是从中长期视角回顾和总结,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
潘功胜表示,尽管这是一场关于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发布会,但市场的期待值已被拉满。从时间线来看,距离去年9月24日的重磅新政即将满一周年,市场热切期盼是否还会有利好政策出台。发布会刚刚开始,央行行长潘功胜就明确表示:“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的发展成就,主要是从中长期的视角回顾和总结,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李云泽介绍,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民生保障显著增强,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5年来,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10.1%。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近五年上市公司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相当于同期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吴清表示,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加起来的2.07倍。与此同时,资本形成机制和中长期资金入市也更加积极地推进。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明显高于金融、房地产等板块
吴清表示,近年来新上市企业有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经超过了1/4,明显高于金融、房地产等板块。市值前50名公司当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到当前的24家。
“十四五”以来外储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朱鹤新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