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着力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支持创新等。
“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吴清介绍,过去五年来,资本市场“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在新“国九条”的基础上,证监会会同有关方面出台了60余项配套规则,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逐步完善。“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形成。“十四五”期间,证监会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方面,过去五年来推出了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举措。据介绍,“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接续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举措。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吴清表示,在新的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完善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持续着力:
一是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支持创新,更好支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茁壮成长。这需要进一步提升制度包容性。
二是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努力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共享成长。
三是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支持上市公司深耕主业、做精专业,强化董事、高管、控股股东等人员的责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股权文化,夯实市场“稳”和“活”的微观基础。
四是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落实主责主业,依法从严监管,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把该管的管好,同时坚持严而有度、严而有效,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