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吴雨)科技之花绽放,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润泽。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高达27.2%,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透露出一个个高“含科量”数据,展现出金融助力科技创新的“加速度”。
资金缘何不断流向科技领域?
“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道出近几年金融体系在科技领域所下的功夫。
“十四五”期间,从明确科技金融的“施工图”,到15项举措支持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再到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举措加速落地,科技金融领域的变化显而易见。
发布会上的一组数据可以印证:“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A股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强化科技保险保障,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
资金流向哪里,哪里就充满活力。
在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创新高地,在生物医药与新能源的研发前沿……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着每一寸创新土壤,助推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区块链等快速发展,不仅深度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也在深刻改变着‘科技-产业-金融’的融合发展态势。”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说,如何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金融市场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才能让科技企业迸发活力、资金更好实现价值,金融管理部门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
因研发周期长、见效慢,科技企业发展成熟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提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着力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拓展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外汇局升级推广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提升了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近期还新推出一揽子便利化政策,并加强政策跟踪问效,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科创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需求也有所不同。证监会表示,将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支持创新,更好支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茁壮成长。
改革创新永不停步,金融活水加速奔流。在科技金融的强力支撑下,科创沃土正绽放出绚丽之花,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