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绘答卷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发布会长宁区专场。上海市长宁区委书记张伟表示,长宁是上海联通长三角、面向海内外的重要门户,区位优势突出、数字特征显著、开放基因鲜明。“十四五”以来,长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经济总量跨步跃升
张伟表示,“十四五”以来,长宁区经济总量跨步跃升。其中,“十四五”前四年,长宁区实现了“十、百、千、万”的亿量级突破。
其中,“十亿”是指收入增量,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实现超50亿元增量,年均增量超10亿元,财政支撑发展更加有力;“百亿”指楼宇产出,诞生金虹桥国际中心这幢税收“百亿楼”,创下上海市商务楼宇的“亩产奇迹”,74幢重点商务楼宇税收贡献净增近200亿元,载体空间利用更加集约。
“千亿”指产业规模,长宁区已经形成软件信息、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租赁商务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牵引作用更加突出,其中,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8%,位居上海市第一。
“万亿”来源于“数字”特色,长宁区电商平台交易总额达1.62万亿元,年均增长17.7%,占上海市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同时,长宁区立足数字经济、航空服务等发展基础,抢先布局产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努力画出经济发展的“第二曲线”。
据悉,2024年,长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89亿元,是2020年的1.8倍,“十四五”前四年平均增长7.8%,位居上海市第一;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8.8%。
全力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战略
张伟表示,“十四五”以来,长宁区改革攻坚破局立新,科技创新蔚然成势。
其中,长宁区积极抢抓大虹桥战略机遇。全力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战略,东虹桥片区税收年均增长13.6%,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比重超40%。持续推进企业出海总部集聚区建设,打造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实体平台。深入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2家,各类总部和研发中心累计达153家。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同时,长宁区大力推动科创回归都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响科创“主引擎”。其中,高标准建设“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目前已集聚近900家创新型企业,培育出黑湖科技、西井科技等一批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长宁区与中科院微系统所、硅酸盐所合作成立数字硅巷(上海)孵化器,加大集成电路应用创新概念验证中心等全链条科技服务布局,更好服务科技成果率先转化。
此外,长宁区建强“宁创”科技金融服务站,设立区属国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并开启实质性运营,参投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完善全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的科技金融服务。焕新升级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累计服务海内外人才14万余人次,成为促进各类人才灵感自在流淌、创新自然发生的港湾。
城市更新活力蝶变
张伟表示,“十四五”以来,长宁区坚持深度、全景更新理念,累计推动实施169个更新项目,让发展动力与宜居魅力竞相迸发。构建集约多元的生产空间。
同时,长宁区全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开工精品小区建设472万平方米、完成新式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13.2万平方米、加装电梯完工超1100台。累计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0余套,推出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虹桥人才公寓,全部建成后可提供房源5400余套。
民生服务凸显温度,全面铺开“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每年滚动实施“为民办实事”,着力促成老有颐养,学有优教,医有善治,劳有保障。城区治理广泛参与,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充分赋能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品精细的理念逐步延伸到长宁区每一个角落。
张伟表示,当前,长宁区正在加紧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五五”时期是长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长宁区将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迈出新步伐,城区治理现代化结出新成果,坚定向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阔步迈进,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长宁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