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十五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方面,李乐成表示,要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此外,李乐成还提到,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打造世界领先科技产业园区。
要加力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出价值创造,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强化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数智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制造”等行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拓展延伸产业链价值链。
要全面构建互利共赢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深化国际产业合作,推动政策、规则、标准对接,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工业是物质生产的基本力量,在生产力构成中处于主体和支柱地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主阵地。“十四五”以来,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成就。李乐成介绍,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全球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大多数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