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南京9月23日电 23日,在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上,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研究编制的《中国金融数据能力发展指数报告(2025)》(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数据能力加速提升,2024年底总指数运行至185.76点,2020年以来复合增速达16.75%,成为驱动创新、提效赋能、拓宽业务边界的战略资产。
金融业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产业,其数据交易规模占全市场比重已超过30%,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抢抓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做出重要贡献。
如何科学与精准地衡量中国金融与数据融合应用发展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数据评价基准、构建高水平金融数据治理能力,成为业内关切的重要议题。为此,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于2025年启动中国金融数据指数矩阵研究项目,旨在为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优化资源配置、金融机构调整战略方向、金融与数据行业完善生态建设等提供客观依据。
报告发布人、新华社中经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杨苜介绍,中国金融数据指数矩阵整体包含“产业支持”“数据供给”“机构发展”三大维度,首期研究聚焦最直观表征的“机构发展”维度,选取金融业核心主体、数据治理能力相对成熟的银行机构作为研究和观察的切入点。中观层面关注城市这一支撑金融数据发展的核心生态载体,筛选出产业集聚度高、创新案例丰富的先进区域案例,并进一步聚焦到区县微观实践。
报告称,2020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数据能力呈现“阶梯式增长、蓄能后加速”的鲜明特征,已从初步探索阶段,逐步转向能力积累与释放并行、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的新阶段,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如在数据战略层,战略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数据规划成为驱动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24年底,数据战略宣贯培训和数据评估年均增速分别达28.61%、11.88%,彰显银行对于数据战略落地的重视程度。
分城市看,指数基于“城市金融能级”与“金融数据能力”两大维度,选取10个典型城市作为评价样本。包括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综合发展型;以南京、广州、成都、重庆为代表的金融引领型;以杭州、苏州、武汉为代表的数据驱动型。
其中,南京作为金融引领型城市标杆,依托“综合改革试验+市场主体创新+公共平台矩阵”,系统培育金融数据发展生态。南京市建邺区作为“南京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和“长三角数据要素产业高地”,近年打造“数据开发与金融功能区建设”和“数据运营与金融场景应用”两大闭环,实现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资本“三资合一”,探出“以金融数据破壁实现要素流通,以企业生态筑基夯实发展根基,以平台机制赋能激发创新活力”的特色路径。2024年,建邺区金融业增加值达430亿元、增速10.10%。全区累计集聚持牌金融机构省级以上总部186家,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均占南京市2/3。
据悉,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将以本次指数发布为契机,打造引领金融数据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罗盘”,为我国掌握全球金融数据治理话语权提供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