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展会越做越好的标志有两个,更多的展品以及更好的展品。今年工博会的规模、展商数量和预约观众均创新高,并首次以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等极致维度,梳理出392项“五极”展品,树立起工业制造的行业标杆。
数百件“五极”展品的背后,是中国工业的“厚度”。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40.5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570余家企业跻身全球研发2500强,累计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93%,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卓越品牌,“中国制造”向高端迈进已势不可挡。
尺度跨越,彰显制造全能
人们对工业的感知中,“大”往往和高端划等号。本届工博会“CIIF特别大奖”花落一件“大装备”——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五代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据介绍,该船采用双燃料低速机与节能线型,蒸发率低至0.085%,全球通达120座岸站,双艉鳍线型+低速机推进,能效与环保性能国际领先。
如今的中国工业既能造C919大型客机、“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国和一号”核电高端装备等大物件,也能在极小处“秀肌肉”。快思瑞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展出的可膨胀微球为微米级“智能气球”,材料更轻、更环保,成本降低40%。
“极小”也能成就“极大”。将一根根黝黑的碳纤维聚合起来,竟然打造成全球陆上最长的风电叶片,这就是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高强中模48K(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大丝束碳纤维。“进化”还在继续。几天前,上海石化发布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相较48K大丝束碳纤维在单丝含量上提升25%,强度提高0.5GPa(吉帕斯卡),单股丝束能吊起1吨重物,可用于功率更大、叶片更大的深远海风电安装等场景。
精度突破,向更高端挺进
μ是100万分之一,1“μ”米即0.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十分之一。这样的微观尺度,在工博会上被经常提起。
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R-test”,就是一种专为五轴机床而设计的高精度误差检测工具,检测精度就在“μ”米级。它外形酷似一个大号的奔驰标,3根测针围着一个球体,可在旋转刀具中心点模式下,动态检测旋转轴对刀具位置影响的几何误差和动态误差。
据拓璞数控工作人员陈密介绍,该产品可极大改善曲面件加工的精度。曲面精加工一直是工业上的痛点,只要开头“失之毫厘”,成品就会“谬之千里”。“R-test”能够实时计算出转轴位移并进行动态补偿,在这一工具辅助下,曲面件加工的精度能达到“μ”米级。
上海电气的AI机床同样能够在“μ”米的尺度上进行加工,它采用的是AI+数字孪生解决方案。换言之,当真实世界中的工业母机在进行切割时,数字世界中会一比一还原出切割场景,在AI大脑辅助下,工业母机的每一次切割都落“刀”如有神。
在极精产品中,上海工研院参展的高端光电探测器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电子探测器商业产品,比肩国际领先的德国产探测器。目前,该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
智能融合,加速产业变革
极智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客户经理陈晓蝶看来,智能到了极限,人会日用而不知。
上海三思巧妙地将毫米波探测雷达融入吸顶灯之中,在照明的同时,可监测居家老人的安全情况。没有摄像头“怼脸”的不适,没有可穿戴装备的麻烦,一盏普通的灯具就解决了这一居家养老的痛点。“通过我们的AI算法,不管开不开灯,都能感知老人的状态。”陈晓蝶说。
覆盖17个核心采购场景的超1400个采购品类、11亿种商品的数据全部交给一个叫“小源”的AI助手,由它来辅助你采购工业品,这是淘宝天猫工业品给出的解决方案。当前,机器人、电气控制等工业品交易日渐活跃,但与日用品相比,工业品品类繁多、型号复杂、参数各不相同,选到心仪产品的难度不小。
现场工作人员演示了淘宝天猫工业品“AI批量寻源”的流程,上传一张只有文字描述的100种产品采购清单,在“小源”的帮助下,每个需求都精准匹配出淘宝上至少3种来自不同商家的候选商品,便于客户快速比价,如此采购体验让人如沐春风。截至目前,淘宝天猫工业品年度交易规模已超千亿元。
工业的智力提升也伴随着对控制能力的新要求。AI时代,曙光网络提出“算控安融合”理念,打通原本孤立的计算、控制、安全3个环节。基于该理念研发的工控机,被用于开发全新的自助值机系统,该系统已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多个机场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