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季,广东揽才再出“大招”。9月23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在北京、上海同步启动。上海启动式暨上海、山东地区首场招聘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今年2月5日,广东在“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了“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明确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截至2025年7月中旬,广东已吸纳超过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提前实现“百万英才汇南粤”揽才目标。
南粤“校招天团”来袭
此次上海交通大学专场招聘活动中,汇集了深圳、河源、汕尾等地一大批优质用人单位、百万年薪就业岗位,参聘企业单位226家,提供岗位1.59万个。
其中,本科岗位9050个,硕士岗位3327个,博士岗位1646个;年薪20-50万元的岗位5383个,年薪50万-100万元岗位3060个,年薪100万元以上岗位119个。
本次参与招聘的企业可谓“校招天团”:集结了以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7家,以招商集团、华润、荣耀为代表的国有企业49家,以中兴通讯、立讯精密为代表的上市公司28家,以拓竹科技、研一新材为代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以欣旺达、中科飞测、大族数控为代表的单项冠军企业18家,以深圳大学、鹏城实验室、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事业单位48家。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奚立峰表示,据统计,过去十年,有3000多名上海交大的学子在广东干事创业。
上海交大毕业生、在硅谷工作10年的刘太智于今年在深圳联合创立烨知芯科技。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做智能硬件,深圳是天选之城。“未来三到五年,人工智能的‘iPhone 时刻’有望在大湾区诞生。”
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深圳市玖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兴分享道,要把实验室的原型变成可以量产的产品,中间横跨着巨大的鸿沟。但是在深圳,政府营造了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创业生态,帮助玖治科技只用了18个月就填平了这条鸿沟,跑出了创业的“深圳加速度”。
除深圳外,季华实验室、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金山办公、河源市职业技术大学、汕尾市人民医院等61家广东省内企事业单位也携带优质岗位参与招聘揽才。
以产聚才
多家头部企业携深圳主导产业的前沿岗位亮相本次招聘会,吸引了大量求职者关注。
华为、腾讯、比亚迪“三巨头”集体亮相,临近招聘会结束仍有学生在排队递简历;云天励飞、鲲云信息等AI芯片企业,众擎机器人、迈步机器人等机器人企业均来到了招聘会现场。
鲲云信息软件经理李明介绍道,该公司有AI芯片研发、AI算法研发、AI算法三大业务板块,此次放出20多个校招岗位,包括研发、战略运营等。
鹏城国家实验室、深圳平湖实验室等实验室也前来揽才。鹏城国家实验室此次带来研究员、工程师、博士后等百余个岗位,最高年薪达100万元。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主任、深圳平湖实验室主任万玉喜告诉记者,该平台围绕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下一代先进功率电子材料及器件、核心装备及零部件、配套材料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今年计划招聘30位应届毕业生,包括器件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
万玉喜指出,中国在建设功率半导体的第三极,就在大湾区。“上海、北京以集成电路为方向,国内还没有以功率半导体为方向的高地。深圳贴近客户,在发展功率半导体方面有优势。”
在深圳拓竹科技有限公司的“摊位”前,也有不少学生前来咨询。
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宋宇宁告诉记者,该公司带来了针对3D打印整机及配套的软件研发岗位,包括机械结构、嵌入式电子自动化算法等相关的岗位。“公司正处在蓝海赛道,业务迅速发展,每年都会释放较多校招岗位给到应届毕业生。”
在此背后,今年前7月,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了我国超八成的3D打印机。其中,深圳已初步形成建模系统、材料、设备、应用服务的3D打印全产业链,被誉为“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