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3 21:40:31 股吧网页版
谢治宇:全球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周期,旧的分析框架正在失效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9月23日讯(记者闫军)9月22日,在兴证全球基金、兴银理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投资·向善”复旦管院·兴动ESG大讲堂暨高校基金会慈善资产管理研讨会上,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谢治宇分享了对当下市场与投资的最新研判。

  在分享中,谢治宇表示,做股票的人,常觉得自己研究的是“小类资产”,但真正决定长期回报的,往往是那些看似遥远的大类资产逻辑。而理解这一切,必须回到投资的起点。收益,永远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

  谢治宇表示,保守的资金,自然会选择国债这类低风险资产;而愿意承担波动的,则会把更多仓位交给股票、衍生品,甚至另类投资。但真正的挑战不在于选择哪一类资产,而在于如何在组合中实现风险的分散。

  传统意义上,股债是“跷跷板”,这种负相关性曾是资产配置的基石。可过去几年,股债齐涨同跌并不少见,原因为何?谢治宇解释道,因为当流动性极度宽松或极度紧张时,所有资产都会被同一股力量推动或压制。这时候,所谓的“分散风险”就成了一句空谈。

  谢治宇将权益投资放置于大类资产配置之中,给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现场金句频频:

  “所有收益,都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

  “配置的核心目的不是让组合收益率最高,而是让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最高。”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周期中,旧的分析框架正在失效。”

  “当股债同涨同跌,黄金就成了组合中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大类资产的第一性原理:收益都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

  在谢治宇看来,理解大类资产配置,必须回归最根本的逻辑——所有收益,都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这一原理贯穿于投资决策的三个核心环节。

  首先,资金目标决定风险暴露。不同的投资目标对应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保守型资金偏好国债等低波动资产,而进取型资金则可配置股票、衍生品等高风险资产。

  其次,配置角度上,需要在风险收益回报的特定要求下面优化单个资产类别的收益率。即在给定的某种类型风险收益率下,选择会有回报资产。比如选择股票时,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去选择收益率最好的。

  第三,从组合角度实现风险分散。配置的核心目的并非追求最高收益率,而是提升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这就需要关注组合里不同的资产的价格,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是会持续发生变化。比如传统认知中,股债常呈“跷跷板”效应,但在流动性极度宽松时,二者可能同向波动,导致风险集中。

  大类资产之下,股票投资的两种思路

  尽管权益投资聚焦个股,但大类资产的宏观视角能为股票投资提供两大关键支持。谢治宇认为,大类资产帮助股票投资有两种思路;

  一是代表宏观变量的大类资产可以了解非基本面引起的股票波动,了解现在整体市场的水位,简单而言,股价波动可由三大变量解释:盈利预期、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大类资产可以提供参考。

  盈利预期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谢治宇以金这项避险资产举例,金铜比或金油比是判断经济周期的有效指标,例如,滞胀期金价相对铜价或油价走强,比值下降;衰退期避险情绪升温,比值回升。

  长期国债收益率可以表征无风险利率情况。从风险溢价的角度来讲,汇率可表征某些国家主权风险,通过金价来反映系统性的风险,通过加密货币价格反映流动性的风险。总结而言,从第一个角度来看,大类资产作为宏观变量可一定程度上解释非基本面的股价波动。

  二是大类资产映射投资周期中的风格轮动。谢治宇以“美林时钟”为框架,将经济增长与通胀水平划分为四个象限,并对应不同占优的资产风格。过去三年中国经济承压,价值与景气风格本应是长期优质资产,但在特定周期下并不占优,而价值因子又是权益基金长期超额收益的核心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权益基金整体业绩承压的现象。

  谢治宇进一步讨论不同的大类资产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联系,比如汇率,谢治宇强调,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受到中美利差扩大的显著影响。国内利率与美国利率的“轧差”挤压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这正是“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现实体现。

  债券同样如此,股债因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此消彼长而呈现负相关,在过去三年,尽管股市承压,债市却迎来大牛市。

  此外,商品价格与周期股股价关系密切,但逻辑不同:商品是单点价格,股价则反映对未来盈利的预期。因此,不能简单将商品价格等同于股价走势。

  因此,谢治宇表示,在将大类资产纳入权益投资时,需要考虑三个条件:一是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比:反映行业产能出清程度;二是PE与PB的匹配关系:PE高、PB低,意味着资产已投入但盈利未释放;三是需求端出现明确正向信号:如领先经济指标回升。

  全球开始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周期中

  谢治宇强调,当前全球宏观环境面临三大结构性挑战,传统投资范式正在被打破。

  首先,去全球化导致不同经济体的周期开始错位。过去,全球经济以美国消费为引擎,美元主导结算,周期高度同步。可如今,去全球化浪潮下,各国政策开始错位。欧洲不再亦步亦趋跟随美联储,中国坚持财政纪律,供应链也在重塑。世界不再是“美国+其他”的二元结构,而是分裂为多个独立运行的经济板块。

  与此同时,长久期资产的回报在系统性下降。美国长期宽松,中国老龄化加剧,都让长期国债的收益率被不断压低。投资者发现,靠“买长债吃票息”已难以实现收益目标,于是不得不加大信用风险暴露,或转向股票市场,尤其是高分红股票,它们正逐渐承担起“类债券”的功能。

  第三个股债的相关性在变化。当它们不再此消彼长,传统的风险对冲工具就失效了。谢治宇的应对之道很明确:增加黄金等逆周期资产的配置。

  那么,未来怎么看?谢治宇对大类资产进行了展望。

  美元资产方面,他指出,短期或因降息与财政刺激迎来反弹,但长期看,债务货币化、信用风险上升正在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人民币资产方面,短期受益于经济动能改善和外资回流,面临升值压力,长期看,随着实物资产重要性提升,人民币资产仍有上行空间。

  回到债券市场,美债长端受经济复苏与财政赤字的双重拉扯,方向不明;中国国债从向下的角度来看,老龄化导致负债端久期压力增加。而向上的角度来说,经济结构的转型已逐步看到迹象,经济有可能在之后迎来相对较好的状况,存款资金有可能慢慢从债市流向股市。

  商品方面,原油或维持区间震荡,黄金仍是组合的“压舱石”,而铜因新能源、AI等长期需求拉动,供给周期又长,成为顺周期品种中靠前的品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