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贯彻,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成为热议焦点,当人们对“理想栖居”的向往愈发强烈时,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近日发布《公园城市指数(2024)》(简称《指数》)。其中,成都获评“方向冠军城市”,在人气活力方向连续两年位列第一。
解码公园城市
资料显示,202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立足“两个大局”,将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目标明确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园城市呢?
简单来说,公园城市一反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模式,通过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构建和城乡生态格局优化,达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多功能融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绿色发展模式。开门见绿,绿中栖居,优化“人、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价值,是其重要内容。

以成都为例,近年来成都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如今,成都的公园总数超过1500个,公园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在天府新区核心区的兴隆湖周边,不仅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还集聚了科学城、科创生态岛等产业载体,环湖绿道巧妙串联起公园、社区、商圈与产业园区,同时保留了80%以上的原生地貌,真正实现了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
成都获评“方向冠军城市”
公园城市指数就像是城市的“体检报告”,致力于公园城市经验提炼和理念推广。
该指数构建了“1-5-15”的框架体系:即一个总目标是打造和谐美丽、充满活力的永续城市;聚焦五大领域,包括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现代治理;细分十五个方向。最终,通过四十五个具体指标,从水资源利用、物种丰富度,到公共服务水平、文化产业贡献度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评估。
据本次发布的《指数》显示,我国公园城市建设成果丰硕,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路径,绽放出独特亮点。与2023年对比,总体得分方面,全国城市平均值与中位数均有所上升,243个城市得分实现增长,头部表现良好城市进一步增加,尾部发展较弱的城市数量缩减。

▲《公园城市指数(2024)》全国评估结果
为更全面地体现公园城市指数评价的多维特征,在综合得分排名之外增设了三个具有代表性、引导性和鼓励性的单项奖项,分别聚焦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引领、跨越式进步与区域性示范作用三个维度。
指数显示,方向冠军城市指蝉联首位且方向分数逐年增长的城市,成都市在人气活力方向连续两年位列第一,展示出超大城市的特色烟火气质。

▲《公园城市指数(2024)》成都雷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