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行情以来,包括A股、港股在内的中国资产大幅上涨,赚钱效应明显,市场俨然已经步入新一轮牛市。
目前市场有观点认为,此轮牛市有望开启A股市场新格局。那么,相比以往几轮牛市,此次由“9·24”行情衍生出的新一轮牛市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不同点?此轮行情,以AI(人工智能)产业链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无疑是拉动市场的最强动力。在“科技浪”之后,还有哪些资产有价值重估的机会?尽管牛途已经展开,但任何行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旦再度出现外部扰动,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在“9·24”行情一周年之际,就上述市场关注的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分别对光大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西部证券策略联席首席分析师徐嘉奇、上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花小伟进行了专访。
本轮牛市大不同
NBD:“9·24”行情以来,包括A股、港股在内的中国资产领涨全球,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市场赚钱效应也较为明显,居民资金持续搬家。有理由相信,A股市场已然步入一轮慢牛行情。在您看来,这轮牛市和以往几轮牛市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不同点?
张宇生:一是政策支持更加精准高效,央行创新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发力支撑资本市场,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通过长周期考核机制入市,持续注入“活水”,避免市场过度波动。二是被动投资崛起,前几轮牛市中主动型基金主导增量资金,而本轮牛市中被动型基金发展迅速,当前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总规模已经突破5万亿元,成为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徐嘉奇:本轮A股牛市与以往相比有显著不同。资金结构上,机构资金主导,中长期资金如保险、养老金等持续入市,外资流入呈现“低换手”特性,推动市场从“题材炒作”向“盈利驱动”转变。市场特征呈现慢牛态势,行业轮动有序,估值体系因外资偏好而重构。政策环境上,支持力度空前,如“9·24”金融组合拳、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同时注册制深化与退市机制完善,市场从“重融资”向“重回报”转变。市场生态也在优化,市场运行更稳健,财富效应更可持续,股市正替代房地产成为居民资产新蓄水池。
花小伟:以总市值变化观察2010年以来的A股市场,会发现经历了两轮大牛市: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A股总市值增加了147%,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10%;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A股总市值增加了111%,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29%。目前这轮行情,从2024年9月启动,截至2025年8月,A股总市值增加了47%,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1%。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看这一轮行情可能仍有空间。
反内卷主题值得关注
NBD:行情行至现在,以AI、机器人、创新药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无疑是最强主线。不过在目前的市场高位,仍然有不少主流机构认为,“未来新兴科技还将是主线”。对此,您如何看?除了新兴科技,未来市场还有没有其他潜在机会?
张宇生:我同意“未来新兴科技还将是主线”的观点,因为在产业政策支持下,当前新兴科技技术不断突破,未来科技产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叠加海外流动性边际改善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未来新兴科技或仍将是主线。除了新兴科技外,我觉得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光伏、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行业也有潜在机会,因为当前反内卷政策积极推进,相关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值得关注。
徐嘉奇:逆全球化背景下,资本追求确定性,“硬科技”因能锁定国内市场份额,未来现金流有确定性溢价而受青睐。险资和外资也偏好配置这些领域。从长期看,新兴科技处于快速发展期,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增长为其带来投资价值。尽管高位波动风险需注意,但与其追热点,不如抓主线,新兴科技依旧值得期待。
除了新兴科技,“硬通货”、中国优势制造和优质出口链也是未来市场值得关注的重点。黄金、资源、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等“硬通货”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本金有确定性溢价。光伏、风电设备、锂电、玻纤等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有望实现业绩提升和估值修复。借鉴日韩经验,净出口排名靠前的行业一般都是该国的优质资产,也是外资主要增配方向。2018年以来我国净出口扩张的汽车、新能源、家电、化工、医药等属于优质资产,并将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有望成为外资主要增配方向。
花小伟:在高位震荡行情中,我们认为结构性机会仍然可观,除了新兴科技外,还建议关注光伏、电池、稀土、券商等相关机会。黄金方面,虽然黄金短期涨势放缓,但长期仍可看多。全球去美元化、美联储步入降息周期等黄金长期上涨的大逻辑并没有改变,如果时间拉长,黄金有望进一步向上突破。但是这需要有新的变量,比如美国就业形势或通胀水平超预期下滑导致美联储态度进一步转鸽。
投资者如何应对波动?
NBD:尽管牛市格局已较为明显,但任何行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波动与调整同样在所难免,尤其是外部因素扰动下,投资者该如何予以应对?
张宇生:我认为投资者应该采取更加理性的应对策略,区分市场的短期扰动与长期趋势,避免情绪化交易,不要因短期波动而恐慌性卖出,也不要因市场亢奋而盲目追高,为市场波动做好准备,保持耐心,做到“逢低布局、耐心持有”,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徐嘉奇:在牛市中应对市场波动和外部扰动,投资者需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跟风和恐慌抛售,理性分析市场变化,坚持长期投资视角。一是优化资产配置,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并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二是关注政策动态和公司基本面,选择业绩稳定的优质公司。三是合理控制仓位,分批建仓或减仓,设定止损止盈点以控制风险。四是关注国际局势和经济数据,持续学习,必要时咨询专业意见。五是保持良好心态,耐心等待市场回归合理估值,避免频繁交易。通过这些策略,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在牛市中稳健应对波动,实现长期收益。
花小伟:8月A股明显加速上涨,Wind全A、上证综指、深证综指8月份分别上涨10.93%、7.97%与12.35%,而7月份它们的涨幅仅为4.75%、3.74%与4.83%。我们认为加速上涨过程中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属于正常波动,并不代表上涨行情一定结束。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止盈盘、2021年以来的套牢盘形成的空头与认可牛市的多头将会博弈相当长一段时间,市场不会持续出现明显调整,但是想要进一步向上突破也需要时间。
年内大盘有望再创新高
NBD:近期市场对大盘可能冲上4000点的预期很高,但短期行情还是有反复。您认为,年内大盘是否还会有新高?请用一句话给出理由。
张宇生:我认为大盘年内仍然会有新高。因为内部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海外流动性边际改善等多重利好因素,将为A股提供持续上涨动能。
徐嘉奇:年内大盘依旧值得期待,虽可能存在震荡调整,但当前市场处于上升趋势,有政策面、资金面等多方面因素支撑,且从历史走势和市场情绪看,上涨潜力巨大,大盘会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