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东京9月23日电(记者刘春燕)40年前的9月22日,在美国主导下,包括日本在内的5国在纽约签署旨在通过政策合作扭转美元升值局面的“广场协议”。正是“广场协议”开启了日元飙升、日本出口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货币政策被迫宽松化等一系列改变日本的进程,并最终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
在这个日本人难以忘记的日子,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称,当年曾主导“广场协议”、推动政策合作的美国,如今正在背弃国际合作。社论表达了对“第二个广场协议”的忧虑,认为大搞美国优先的美国政府可能以弱势美元促进出口,呼吁日本未雨绸缪,降低对美国和美元的依赖。
日本《每日新闻》发表社论指出,“广场协议”签署距今已整整40年,美国财政与贸易双赤字的问题并未解决。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等美国优先政策令自由贸易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再度遭受严重冲击,必须从中汲取教训。
陷入忧虑和反思的不仅是日本媒体,日本学界、产业界均对一系列美国优先政策深感忧虑。《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认为,在关税谈判中无牌可打的日本政府被迫对美国“投怀送抱”。
在美国关税政策中首当其冲的是日本汽车产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约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对日本出口影响巨大。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贸易统计结果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8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28.4%,拖累当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3.8%。自今年4月以来日本对美出口额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
“受对美出口下降拖累,日本整体出口连续4个月下降。预计短期内日本出口仍将保持疲软态势。”明治安田综合研究所经济调查部经济学家藤田敬史认为,虽然对日本来说美国汽车关税已由27.5%降至15%,但仍将对出口构成下行压力。此外,美国政府还在考虑对半导体及药品加税,关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仍需持续关注。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表示,政府需“警惕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下行风险,尽最大努力缓解美国关税措施的影响”。
为对冲关税影响,三菱和马自达开始主动减少盈利较低的低价车出口,积极开拓美国之外的市场销路。丰田等部分日本汽车制造商被迫加大在美国国内的产能,并尽量在美国国内采购零部件。
一家位于东大阪市的弹簧制造厂负责人表示,汽车厂商原本是工厂的重要客户,相关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三成左右。受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影响,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商正设法将产能转移至美国,或扩大美国工厂产能,“这肯定会影响到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我们的订单肯定会减少”。
一些媒体和专家认为,未来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日本制造业迁美将提速,或将导致日本国内生产的下降,加大日本经济下行压力。瑞穗研究与技术公司调查部主任小野亮表示,如果“对等关税”和汽车关税永久化,日本经济将面临空心化风险。
实际上,将产能迁美、扩大在美投资,对日本企业来说并不是万全之策。斥重资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日本制铁公司最近已初尝“苦果”。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国政府日前已首次动用“黄金股”武器,干预了日本制铁的经营。报道说,为重振经营不善的美钢,日本制铁计划关闭美钢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格拉尼特城钢铁厂。但计划尚未实施就遭美国政府叫停。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政府不会批准这一停产计划。实际上该钢铁厂的两座高炉早在日铁收购美钢之前就已停产。
报道认为,特朗普政府未来很可能继续施压。对日铁来说,此次美国政府的强力施压,不仅意味着关厂计划遭遇挫折,未来日铁对美钢的产能调整和重组等经营难题也将凸显。东京大学教授铃木一人认为,日本制铁低估了给予美国政府“黄金股”的风险,对这一情况的误判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美国政府正以关税为武器,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到底如何令人担忧。”庆应大学教授大久保敏弘表示,“如果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浪潮在全球加剧,日本将难以享受自由贸易的红利。”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小田刚正认为,美国关税等政策走向、其影响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下半年关税影响将逐步显现,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或将加大,前景不容乐观。
“美国关税导致的出口下降及成本上升,将直接挤压企业收益。今后企业收益下降将如何波及设备投资、就业、收入乃至个人消费,令人担忧。”小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