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9月23日,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以下简称“国家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开幕。作为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核心展区,该展以“创新驱动筑根基产业升级攀高峰”为叙事主线,系统展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呈现了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坚实步伐。国家展总约2000平方米,由成就展、集群展和基础展三大展区组成,以成就展为核心,共同构成展现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完整体系。
其中,成就展从九个维度集中呈现了“十四五”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综合成就。202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40.5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制造强国根基持续筑牢;570余家企业跻身全球研发2500强,累计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驱动效能显著跃升;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制造业比重基本保持比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全面增强;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78个国家高新区领跑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动能持续释放;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93%,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卓越品牌,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向高端迈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1亿台(套),累计建成5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数智融合纵深推进;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培育壮大绿色制造体系,累计培育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园区491家,绿色转型成效斐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557家,优质企业梯队茁壮成长;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现“清零”,2024年“新三样”出口较2020年增长2.6倍,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开放合作提质升级。
聚焦高端装备、原材料、电子信息、消费品等重点行业,成就展集中展示了20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技术和产品。
装备制造展区集中展示了我国重大装备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C919大型客机作为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干线客机,标志着我国大飞机产业实现重大突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2023年11月正式交付,实现了我国大型邮轮从无到有的突破;“国和一号”核电高端装备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深海一号”能源站实现了三大世界级技术突破;CR450BF动车组在运营速度、能耗控制、噪声优化、制动性能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原材料展区展示了我国材料工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显著成效。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累计出货量率先突破百万片;Ni36LNG殷瓦合金填补了我国液化天然气船薄膜型液货舱关键用材空白;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保障了C919大型飞机17项主结构铝合金材料;声学纤维材质可织入衣物,实现心跳监测、双向语音通讯等功能;高性能碳纤维拉伸强度是传统材料的数倍,已成为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
电子信息展区彰显了我国数字技术创新的领先地位。量子通信设备提供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大幅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性;人工智能芯片满足“全功能”“高能效”算力需求,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核心引擎+场景落地”模式,为制造业提质增效提供全方位支撑。
消费品展区体现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成果。智能家居生活集成方案展现了“科技让生活更便捷”的消费新场景;mRNA生物疫苗依托自主核心技术实现研发与生产全面国产化;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实现十碳至十八碳全链长规模化量产,为消费品工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供支撑。